行业指南:电信设备制造行业特点决定其命运
2008-08-06 10:38: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绝大部分的管理类或者有关企业理论的书籍。大部分都忽略了行业细节,或者这些书籍研究的仅仅是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方面,针对行业的研究过于狭窄,另外一方面,对行业的研究也比较困难。但是,忽略了行业问题,很多法则将失效,行业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一般没有掌握在学院派的学者手上,卓越的企业领导人往往深谙其中的道理。作为一个特定的行业,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鲜明的行业特点,了解这个行业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电信行业的兴衰和这个行业特点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联系。
网络性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几乎所有的电信设备都必须组成一张网才能使用(终端设备除外),其它的设备都是独立使用的,比如计算机、飞机、汽车等,尽管制造业中的流水线也要配合使用,但是它被限定在一个相当小的范围内。
电信设备的网络性和电信运营的网络性是相对应的,电信设备的网络性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封闭性。直觉的想像告诉我们运营网最好采用一个公司生产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网络的畅通。但实际的情况是电信网络上有许多的设备,这就引出了电信设备的第二个特征,电信设备具有标准性,遵从同一标准的设备可以互通。
标准性
作为网络型的通信产品,遵从标准是互通性的基础,各个行业都有标准,比如机械建筑等等。机械的标准主要针对基础部件的互换性,减少尺寸或者规格方面的品种,提升劳动生产率。电信的标准则主要是为了解决设备的互通性,把复杂的通信"分而治之"。标准性使网络上可以容纳多个厂商提供的设备。
但标准又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厂商为了排斥异己获得竞争优势,也在争夺标准控制权,有时也制造一些自己的私有标准。标准还有历史性,例如IP网络从来都是开放的,它的标准性就好的多,同样移动网络(GSM)标准性就比较差。大众使用的PC机插卡都是兼容的,通常情况下IP网络上每个设备可以由不同的设备构成,但GSM的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就必须是一个公司的产品。辩解者甚至可能会声称,我的一个网络就是一个产品。
寡头市场
电信设备是网络性和标准性综合的产物,因此导致网络上不可能像杂货店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设备。但运营者考虑到引进设备竞争的因素,也会适当的选择一些厂商的设备组网。理论上少数的设备更容易管理,维护成本更低,但多个供应商则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实际的网络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结果。
网络性和标准性之间平衡,导致了设备制造商的格局,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电信设备供有七大制造商加上提供数据设备的Cisco,全球共有八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在日本和中国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设备供应商。
电信设备制造的数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电信设备制造的网络性质并不利于后来者的进入,一句行话叫做进入门槛比较高。对电信设备细分发现,越是标准化程度高的设备,制造商越多,例如数据通信设备;越是兼容性不好的大系统,例如移动设备制造商越少。在电信设备内部仍然符合竞争者的数目和技术开放程度成反比的规律。
电信设备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设备不可能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电信设备制造也像电信运营一样,是一个寡头市场,这是电信设备制造商长期保持比较高的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电信设备的寡头和运营寡头有所不同,后者由于管制和种种其它的原因更具有区域性。电信设备像其它设备一样比较容易在世界范围内销售,就一个国家的设备供应商的数目可能大于运营商的数目,但全球范围内设备供应商比电信运营商少的多。
知识密集性
电信设备制造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前几年微机制造也被误认为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现在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由于微机标准化程度极高,知识仅仅掌握在少数的企业之中,微机则更是一个大规模制造和依赖品牌和服务进行营销的行业。
电信设备则是真正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电信设备制造公司的科研人员占总公司人员35%以上的比例,而制造者通常只有10%。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在这种模式下,电信设备制造商干脆把设备制造外包出去,例如Cisco把80%的路由器生产外包给旭电(SOLECTRON)公司。在中国,新型的电信设备公司也把制造外包给专门的生产厂商。
近二十年来,电信设备更新非常快,制造商夜以继日的不停的开发新的设备。研发已经成为电信设备公司的习惯和驱动力量。设备的采购一方面来源于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来源于技术更新,这些因素是电信设备制造生生不息的动力。
不面向最终消费者
电信设备制造是一个不面向最终消费者的行业,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由于电信设备不面向最终的消费者,因此它不具备一般消费品的行销特征,比如根据用户偏好、产品档次等进行市场细分,运营商主要以需求、设备功能和性能评评价设备。理论上,在这种模式下,超出实际需求的能力最终将得不到采用,后面我们的分析将表明,这是电信设备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早在前几年就有人预测个人电脑市场将会出现需求饱和,其主要理由是个人电脑的处理能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个人的使用范畴,调查显示,个人电信CPU的使用率在5%左右。
但个人电脑象汽车一样,它面向的是一个消费市场,只要价格可以接受,消费者宁愿购买用不着的性能和功能。面向大型运营企业的电信设备消费特征从本质上讲与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产品不一样,你可以开发出能够处理数百万门的交换机,但世界上最大的电话局只有20万门,因此过大的能力被认为是不需要的。
纵观各个行业,赚取利润的方式一言以弊之就是必须造成相对的垄断,平常的消费品因为用户的偏好造成部分垄断,象飞机制造、大的工业设备供应通过较高的门槛造成部分垄断,通常的消费品一般给用户提供一些不是很有用的功能或者通过其它营销方式创造"高档产品"的形象而获取超额利润。上述一切通常的方式对于电信设备都不适用,唯有通过网络垄断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其停留在高利润区。
耐用性
电信设备同时是一个耐用品,某电话局从日本引进的了20年的程控交换机还在服役(需知道在技术上那还是个初级产品),技术先进的设备何时能够更新是没有答案的。电信设备的更新主要是由于新的技术突破的驱动,可以认为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市场,因为新的技术总有更强的功能、更好的预期回报。但今天的新技术已经不像过去一样具有真实的吸引力,往往是一些比较空泛的功能,若没有本质的需求刺激,很难更新网络上的设备。我们把电信设备这种特征称为实用主义。
追捧新技术
追捧新技术是和实用主义相矛盾的一个特征,围绕着不断产生的新技术,电信设备推销也相当具有个性。技术宣讲和推广成为这个行业最具特色的风景,尽管其它行业也有类似的方式,但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把这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至。追捧技术、授业解惑是电信设备销售的一个主要特有的现象,由于技术发展、更新比较快,人们已经习惯于追求时髦的、前卫的技术。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