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管理顾问。本土出品,古法酿造,十五年陈。
很多人认为,顾问就是收钱负责回答问题的人。未必。很多时候,我收了钱,也不回答问题。
我工作的起点,是发问。
因为错误的问题,永远没有正确答案。但是,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的确遇到太多的公司攥着一个伪问题却试图买到真答案。每当这种时候,我只好先做一个讨人嫌的导游,非要带着心急如焚的人们先回到起点才能出发。
什么是对的问题?就是真的问题,就是那些能够切入要害、直达真相的问题。不过,在公司中因为你有太多的利益相关、他有太多的不便言说、你有内心的种种顾虑、他有身份的立场局限,所以,人们常常会被各种无效的杂音过度干扰,以至于陷入伪命题的困扰之中。
我在顾问工作中以“简单粗暴”而出名,总是扮演《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倒霉孩子,从不惮于大声说出各种难听话。狗屎运在于,我发现越是优秀的公司决策者,就越爱听难听话,不听不舒坦,不听不痛快。所以,我侥幸喋喋不休的混到今天。
我所遇到的各种靠谱或不靠谱儿的问题,涉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两口子怎么共同经营一家公司到企业接班中的“第三者”,从怎么打赢一场价格战到老板为啥睡不着觉,从天价鸡血班到底学点啥到怎么“玩”公司,从谁是公司的“无间杀手”到怎么揪出公司内部的神龙教,飞沙走石,光怪陆离。当然,我说各种难听话的时候从不稀罕力气,老有企业家半真半假半发嗲的说:你呀,总是说我们的“坏话”!因此,我在近两年逐渐的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回头来看,虽然有很多伪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来自战斗第一线最真实而具体的焦虑或痛苦,当然也有解决问题之后强烈的喜悦与得意,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每一位公司管理者共同分担或分享。
在这本书中所谈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不是我的客户在正式的咨询项目中所提出的,往往都是客户或者其他一些公司里的朋友在茶余饭后闲聊时产生的“快问快答”,因此无论问题或者答案都并不系统、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如果说稍有价值的话就是因为非正式、所以够真实。
这本书之所以命名为《公司的坏话》,是因为我很少说公司的“好话”,而且坚持当面说坏话的优良传统。我决没有“良药苦口治病救人”的水平,我所能做的,不过就是敲敲边鼓,难听话,大声点,提醒一下:小心,有雷!
因此,如果我有幸把这本书推送到了人们的眼前,我想,大抵上读者能从中看到这些东西:在一个旁观者眼中,那些声名赫赫的老板们前赴后继的陷阱都是什么;在一个参与者眼中,那些“企业大事件”背后都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内幕;在一个研究者眼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是如何成为预测一家公司走势的风向标的;在一个咨询界八婆的眼中,一家公司都要熬过哪些的“豪门恩怨”才能侥幸存活下来。我不能暴露任何公司或者个人的隐私,但是,我试图还原当这一切发生时他们的心路历程或者思维逻辑,直教是:妙计与昏招同舞,英雄共屌丝齐飞。
当你看过了别人的风景,也看懂了别人的陷阱,那么,祝贺你,你真正练就了“吸星大法”,大胆的去走自己的路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知道人们都是怎么在背后议论自己的。现在,至少对于老板和高管们来说,不用再琢磨了,《公司的坏话》一一为您呈现,关于你和你的决定,人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本文为《公司的坏话》序言 李天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