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全文)>
第1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1)
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
为自己准确定位
掌握丰富的知识
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不为薪水而工作
为自己准确定位
为自己设定一个行动目标,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便是人生定位。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有利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识和期待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利于激励自己的进取心,促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每个人的自我定位都不同,只有准确地定位自己,才能成就人生。比如,有的人渴望成为一名外交家,他就会着重挖掘自己这方面的潜能,补充与之相关的知识;有的人想当一名数学家,他就会刻意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相关能力;有的人想当一名光荣的教师,他就会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耐心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只有合适的定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发掘他的潜能。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树立明确的工作和生活目标,总是抱着一副得过且过的心态,这其实是对他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人要想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就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尤其是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天赋。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天赋,并在它们的引导下挖掘别的长处,就要明确自己的劣势和缺点,虚心改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相反,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最终必定一事无成,遗憾终生。
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是,在现代职场,女性同样也怕“入错行”。很多人的事业最终失败并不是因为能力欠缺,而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或许曾风光一时,然而在这个并不适合自己的行业中,他们会因为竞争而疲于奔命,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最终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有“入对行”,准确地定位自己,选择合适的人生事业之路,才能持久地发展自己。
第2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2)
找准了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有些人看见别人都在考“MBA”,他也盲目地去考;有些人看见别人出国,他也奋不顾身地出国。事实证明,专科生未必不如本科生,本科生未必不如硕士生,硕士生未必不如博士生,只要把一门学问学通学透,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盲目跟风、付出,反而会因为精力过于分散而丧失原有的优势,最终难成大事,俗话所说的“艺多不养家”就是这个道理。
找准了定位,可以增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被金钱所奴役,选工作时只以报酬和时尚为标准,甘愿放弃自己原本不错的职业,以致前途尽毁,悔之晚矣。还有的人幸运地获得了一份好工作,得到了一个好职位,却轻易地放弃了。这些人都是因为没有给自己准确定位,自视过高。
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包括核心价值观、性格特点、天赋才能、缺点等,扬长补短,可以自我探索,可以请他人做评价,也可以做心理测试;其次,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包括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再次,要分析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直到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书”。清楚地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这也使你具备了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它往往隐藏在迷雾中,很多人曾探索过,可是觉得前路太过漫长,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但只有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人们完全释放出自己的能量,才能登上事业的高峰。
掌握丰富的知识
很多人天资非凡,最终却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一生,这是为什么?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正是天赋害了他们。他们以为自己有超人的天赋,于是就不再努力,并没有好好培养和发展能力。刚开始的时候,天赋确实能让他们在众人面前领先一步,但时间一长,懒惰的性情便会让他们渐渐落后于众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天赋不好,而是说天赋需要好好利用。
第3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3)
很多员工在工作中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就,于是就以为工作很简单,便不去努力增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结果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变得笨手笨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
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系统掌握工作知识的人,干起工作来会手足无措,没有信心。即使他们有热心肠,也常常好心办错事。
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社会,要时时注意学习和积累,读有用的书籍,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有很大的用途。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知识将会使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不断进步。
以一些公司和商店里的小员工为例。虽然他们工作很累,薪水微薄,但他们总是拼命地挤时间看书,工作的闲暇、每个夜晚都一样。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默默积攒力量。往往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便能派上用场,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被上司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断积累知识而成功的例子。但也有很多人,他们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或吃喝,或玩乐,唯独不学习。他们常说自己没有成功是因为机遇还没有降临,然而当机遇降临,上司派他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却心慌意乱,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完成任务。机会就这样从他手中溜走了。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曾说:“如果每天花十分钟来阅读名著,二十年后,你的思想将会有大的升华。”在思想上如此,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十分钟来补充拓展专业知识,那么不用等到二十年后,成功就会降临到你的身边。
知识对于人的价值历来不菲,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显重要。一个年轻人想要在某个行业崭露头角变得越来越难,但很多人幻想在朝夕之间建立不凡的功业,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因为事物的发展,人的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工作,才能成功并有所建树。
第4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4)
不要抱怨你没有时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不要抱怨自己职卑薪微,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吧!抓紧可以利用的时候,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成功一定会来敲你的门。
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也许你现在的工作岗位来得有些幸运,或是因为你父亲的面子,或是因为好友的提携。由于没有经过自己的苦干便得来了这职位,你做起来可能感觉并不太好,并不如别人眼中的那么风光。试想一下,假若没有别人帮你,你要再花费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这个位置?
在这样的位置上,你不会有很高的工作兴致,因为这个岗位不是你通过一步一步努力赢来的,并且你在这个工作上也没有完善的技能。但是任何重要的岗位都绝非学识浅陋、才干低劣的人所能胜任的,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你仍然愿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去吗?
相信你的双手和大脑,相信你可以有所建树,眼前的困难总会过去。你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适合你所期望的岗位的人,这其中一个关键便是: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让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在公司中,如果你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就能提升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随后,你会频频出现在公司重要的会议上,甚至被委以重任,因为在老板心中,你已经变得无可替代了。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只是一名司机,领着微薄的薪水。但可贵的是,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抱怨,反而常常帮助老板寄送一些信,处理一些急事。就这样,他慢慢地了解了公司的很多业务。他的老板开始习惯找他做事,在自己要事缠身的时候委托他代为处理。这个司机不计酬劳,做着自己分外的工作,而且做得非常认真。
有一天,公司的行政助理因故辞职,老板很自然地想起了他。在没有得到这个岗位之前,他已经在做这个岗位该做的事情了,现在他的就职显得水到渠成。勤恳认真的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技能,成为他得到这个职位最重要的原因。
第5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5)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使自己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在你主动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时,你应当明白,自己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使自己更长久地发展。
只有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才能在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上有所成就,不断超越,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大凡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离开办公室的时间都很晚,在工作时间之外努力训练自己的工作技能。这种额外的付出,让他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从容自若。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尽心尽力者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在这种勤恳的态度上,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又会让老板对你格外重视。当你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甚至在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技能,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不为薪水而工作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不仅仅是为了生计。在工作中挖掘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才是更加重要的。
有很多年轻人,教育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当他们走出校园时,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一开始就应当受到重视,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工资的多少成为他们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一些人甚至互相攀比。固然,工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只看工资的多少是片面的。
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虽然年轻气盛,充满激情,却缺乏足够的稳重。多年的读书生活让他们的社会经验也比较缺乏,一开始是难以委以重任的。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十分风光,薪水自然也就不高,因此是他们对工作充满了怨言。
也许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父辈和他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就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报复他们的雇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挣的工资,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第6节:第一章掌握基本知识(6)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把薪水当作衡量一切的标准,对薪水缺乏更加深入的认识。大多数人因为眼前的薪水微薄,而将比薪水重要的东西放弃了。
拿一份高薪,是很多人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但仅仅为薪水而奋斗,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一个人如果只是为薪水而工作,没有更加高尚的目标,那么最终只能让自己受到伤害,无法体验成功和幸福。
也许你目前的薪水并不高,但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认为你的能力可以在这里得到尽情施展的话,那么,努力工作吧!靠着不断换工作以求得一份高薪,是无法攀上成功之阶的,最明智的办法便是选择一件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干下去的工作。当你热爱你的工作时,你会在工作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迸发出无限的动力。你的能力会更加出色并被周围的人认可,你也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钱财自然就滚滚而来了。
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仅仅满足生存需求,这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我们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人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标。
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时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这往往是事业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将工作仅仅当作赚钱谋生的工具,这种想法本身就会让人蔑视。
成功人士的经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获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只有经历过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第7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1)
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
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从事何种职业,如何从事该职业,对于一名员工来说都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对于初涉职场的新人,面临社会角色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群,只有尽快地熟悉周围,融入新环境,才能让自己适应工作,从平凡变成优秀。
进入一个新环境,必须了解以下信息:
一、了解公司内部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譬如公司各部门办公室的分布情况,卫生间的位置,公司附近有什么超市和商场,公司附近的车站情况等。这些在你看来也许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你会觉得在需要的时候问一下别人就行。但准备工作的好坏会对做事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上司让你去某个部门传送文件,你却问他该部门的位置,上司脸上的诧异表情可想而知。
二、熟悉公司的内部组织,比如公司有哪些部门或科室,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是谁,负责的工作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工作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和公司站在同一立场,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三、了解并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每个公司都会有员工手册,这是新员工认识公司规章制度最直接的途径。但要想迅速融入这个新环境,得到新同事的认可,了解员工手册上的规定远远不够,还必须多看、多想、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否则得罪了人还不知道。比如,有些公司明文规定禁止办公室恋情,有的公司不允许在上班时间接打电话。
四、掌握当权者的相关信息。新人到新工作环境中,必须认清这个工作体系中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们。除了各级上司之外,还可能包括一些职称不响亮,却掌握特殊权力及信息的“隐形掌权人”。了解这些人的信息,可以看出公司所重视的个人素质,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搞好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五、了解公司的人际关系情况。有时候,总经理与销售经理是好朋友,你的上司却和财务经理面和心不合,行政主管是董事长的亲戚。新人要多观察、多请教,多从同事的谈话中找到各个派系的组成人员及利害关系,从而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加平坦。如果你诚恳、谦虚,通常会有人愿意主动向你“吐露心声”。
第8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2)
六、了解公司的潜规则,有助于你顺利通过新人期。要想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要多看、多听、多干、少说。还可以从公司的特定文化中分析“潜规则”,要“入乡随俗”,不要轻易“越雷池一步”。当各种利益产生冲突时,能让就让,不要斤斤计较,千万不要因小利而失大利。
七、确定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譬如,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公司里处于什么地位?什么新项目可以让你一展所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同事的合作,给人一种你的工作不可忽视的印象。当同事和上级们习惯有你的存在的时候,大家对你的重视也就不言而喻了。
八、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可言传而靠行为来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想尽快融入新环境,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并且要谦虚地向前辈请教,积极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想改变现实,否则就会停滞不前。有外国的调查报告显示,一般公司裁员,95%的原因都是由于员工未能融入公司的文化所致。
对员工来说,职场中,只有让自己与企业文化合拍,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无论从事什么新工作,首先必须对公司的一切信息都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尊重我们身边的人
一家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个成员的关系既可以是平等和睦的,也可以是剑拔弩张的,甚至还可以是势如水火的,这关键要看他们如何表现。对每一个员工来说,处理好人际关系都至关重要。这样在你周围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无论对你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很多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上司、老板身上,对那些职位比自己低微的人不屑一顾,甚至随意责骂他们,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他们觉得只要在上司面前表现得好,上司就会赏识自己,提拔自己。殊不知,上司不仅仅关注员工的正面表现,其他的一些侧面表现也是他们对一个员工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还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就肆意地贬低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能力,致使同事关系很糟糕,最终使自己人缘尽失,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
第9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3)
很多人不尊重同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对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不需要团结他们。但事实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自觉地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许多看似对自己毫无帮助的人,或许在你面临危难时成为你的“救命恩人”。
这是我曾经看过的一则小故事:
一只狮子抓住了一只小老鼠,这只狮子经不住老鼠的苦苦哀求而放了到手的猎物。小老鼠临走时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说:“你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帮我什么?”后来狮子掉进了猎人设计的陷阱,被猎人用巨网网住了。在生命攸关的时刻,小老鼠带领它的家族成员,咬断了巨网的绳索。狮子得救了。
狮子从来没有想过老鼠会给它帮助,更想不出老鼠能给予它什么帮助。但正是不起眼的老鼠,在森林之王深陷网索,空有一身巨力却无计可施的时候,用自己的牙齿救出了狮子,报答了它的救命之恩。虽然老鼠的力气小,可是在这紧要关头,比万钧之力更有用。
戴尔?卡耐基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
在单位里,无论同事的职位高低、能力大小、人缘好坏,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应该尊重他们。如果你对同事趋炎附势,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搞起小圈子,那么你很快就会遭到其他同事的反感。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妨害你一开始就好好开展工作的愿望。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你深陷险境,你就会在自己缔结下的同事关系中尝到苦果。
因此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必须尽量跟每一个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不参加任何一个办公室团体,更不要卷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只有保持和睦的办公室环境,彼此的配合才能默契,工作才能顺利,才更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上司们不会忽略那个可以将办公室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的人,这样的管理才能也是他们所重视的。
第10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4)
合理利用办公桌
在办公室里,办公桌是我们最密切的伙伴,我们绝大多数上班时间都是在办公桌前度过的。通过对办公桌的利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爱好等诸多方面。让你的办公桌改变一下,好好整理一番,也许你的上司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勤奋、有效率而且有团队精神的员工。
摆放要整齐。也许你的东西很多,但是摆放可以很整齐。各种文档分门别类,排列得非常合理而且具有逻辑性。整个桌面安排得井井有条,任何机器、文档,即使一支笔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这样可以让人觉得你精力充沛、有干劲,一切以工作为中心。
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成绩。你可以将一些引以为豪的凭证摆在办公桌上,如公司给你的奖励,某次竞赛中得到的获奖,或是先进个人奖章等,这样可以让人觉得你很有进取心。但要注意,自我展示要有度,不要将办公桌变成了你的“展览品”展示桌,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别人会很容易认为你是一个张扬的人,从而对你产生厌恶感,要学会“退让”的哲学。
也许你的工作很繁忙,等待处理的文件资料堆积如山,回不完的传真和留言条,杯子、电话机、装饰品等等,这些东西堆在桌子上会显得凌乱不堪,甚至将你淹没在混乱的办公桌中。混乱的办公桌并不能代表混乱的工作,但杂乱无章的桌子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办公桌也变得出色起来呢?
该丢掉的就丢掉,比如没用的餐具,一次性餐具最好立刻扔掉,不要长时间摆放在桌子或茶几上。对于还没看的报纸杂志,可以养成随手把想看的文章剪下来贴到剪贴簿的习惯,剩下的则可以丢掉,因为摆放过久你也不可能再看它了。过多而无用的笔,可以保留几只常用的,而剩下的则可以将它们拿走。也许你有很多饰品,这可以让你的生活富有情趣,但满桌子的相框、玩偶、摆饰会制造混乱的景象,还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无法专心工作。留下一两样具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就好,你会发现你不再老觉得眼花缭乱!
第11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5)
开会在即,老板等着看你精彩的企划方案,你正准备拿着熬了数个夜晚的成果向同事展示。在这关键时刻,你怎么也找不到你的文件,面对桌上一片凌乱的局面,你感到焦急万分,就连电子文档也不知存到哪里去了,最后你只能硬着头皮作口头报告。原本精彩的企划内容无法完整展现,你的心血与专业能力也大打折扣。
做好文件分类可以让你摆脱这些困扰。把要用而未分类的文件通通整齐地堆叠在一起,放在固定的位置,千万不要散成纸海,这样你要找某一份文件时就有序可循,等看过后再依自己的分类方式归纳好。
至于分类到底要分到多细呢?千万不要分太复杂,复杂的分类系统反而可能造成寻找不便。一般来说,100个档案中,每个只装2份的文件,不如分类成20个档案,每个有10份文件来得方便。过于复杂的分类,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你遗忘,让你由于找不到文件而倍感挫折,达不到你原来进行分类想要达到的目的。
迅速融入新集体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因为他们深知,认识一个新朋友就等于进入一个新的社交圈,从而认识一批新朋友,这对自己熟悉新的工作环境,迅速融入新的集体大有裨益。
1.广泛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集训、研讨会、夏令营、冬令营等都是志趣相同者组织的团体活动,即使你兴趣不高,最好还是积极参加,因为这是创造交际机会的好场合。更为重要的是,各类社团组织、学术团体群英荟萃,有助于切磋技艺,研究学问,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2.利用好与人合作的机会
与人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结交朋友的过程,是扩大社交范围的好机会。众所周知,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共同的事业是寻觅知心朋友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工作中不要拒绝任何与人合作的机会,并且还要发掘共同的事业,这样才能广交各路好友,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推波助澜。
第12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6)
3.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占很大优势,易于与各种人结交朋友。但如果你的爱好单一,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对方谈论的一些事你并不擅长,你也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样就能博得他的欢心,赢得他的好评。如果对方恰好能对你的工作提供帮助,他肯定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你。不管什么样的集体活动,不管受到谁的邀请,都要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你的魅力,让人感受快乐的气氛,同时也能让自己快乐。
4.尽量克制自己的性格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凑到一起,很容易成为朋友,因此许多人在选择朋友时都习惯性地选择志趣相投的人。但是,社交与结交朋友是两码事,社交圈中结交的“朋友”,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朋友,而是生意或工作上的伙伴。因此,在社交过程中,不能以结交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为标准,而应该抱着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心态,接受各种各样的个性。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有些公司每逢周末、节日都会举办联谊会、舞会、茶话会等庆祝活动,许多人一起参加。如果你想多结识一些朋友,多寻找一些发展机会,那么即使你喜欢独处,也要积极参加。
由于团体活动参加的人数众多,因此是结交各种层次人士的绝好机会。平时大家工作都很繁忙,压力很大,在活动中非常容易放松自己的心情,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更容易结识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埋头做自己的事,拒绝与他人一起干。他们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是浪费时间,因此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一个把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必然是一个对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的人,不仅无法结交朋友,工作中也很难取得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聚会、联谊会等集体活动时,绝对不能流露出一丝不情愿、不耐烦的感情。有些人去参加联谊会或酒会时,像个局外人一样在自己周围拦起一道铁丝网,在铁丝网里什么也不干,还不停地发牢骚。这样的行为,不仅会败坏周围人的兴致,他自己也会不愉快。一旦参加活动,就要竭尽所能使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快乐,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魅力。而一个有性格魅力的人,一定是受大家欢迎的人。
第13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1)
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平稳度过“蘑菇期”
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本以为埋头苦学十几年,终有一日可以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不受重视的部门;被安排做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经常还会遭受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因此他们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对自己太不公平,甚至还有人干脆放弃了当初千挑万选的工作。
新人往往会觉得这是企业对自己的歧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段毫无光彩的“蘑菇期”对企业和个人都大有好处,可以使企业和新员工之间进行最大限度的磨合和适应。充当一只默默无闻的“蘑菇”,是绝大多数职场新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对员工来说,一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基础工作,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客户的基础。对企业来说,管理者可以从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中发掘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专业水平不相上下,人格特质却迥然不同,企业更愿意选择踏实肯干、责任感强、积极主动并善于思考的新人。持之以恒地完成简单任务、做好“小事”,会让你在周围的人中脱颖而出,领导才会放心地委以重任。而那些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连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担当重任呢?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领导,你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但是从职场新人的角度来看,当踌躇满志的理想遭遇“暗淡无光”的现实,自信必然会受到重大打击,从而丧失工作的热情,产生敷衍应付的态度。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度过职业生涯中那段最痛苦难熬的“蘑菇期”,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是每个职场新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你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认真对待你所从事的工作,不放过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竭尽所能把它们做到最好,为你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因为究竟什么才是大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其实我们并不清楚。也许,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却可能生死攸关。”
第14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2)
要想改变环境,就要先适应环境,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职场新人来说,进入一个并不满意的公司,被安排到一个并不起眼的岗位,做着无聊的工作时,适应环境是第一要务。能很快适应并融入环境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反之就只能将自己置于痛苦的深渊。从这个角度来说,“蘑菇期”对新人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他日后的工作,甚至一生。
低调做人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注意。年轻人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后,总是渴望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赞赏。但是,并不是你的每一点成绩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这也不能完全证明你的真实水平。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事,取得更大的成绩时,才能一举成名,成为上司和同事关注的焦点。
“蘑菇期”不仅是对一个人专业知识的考量,还对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耐心、毅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很多年轻人选择逃避,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算你侥幸绕过了这个难关,还会遇到千万个相似的难关,你总不能当一辈子的“逃兵”吧?!
锁定一个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快地度过“蘑菇期”。厚积薄发,方能游刃有余。只有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才能为自己锻造出更强的竞争力,走上通往职业成功的道路。
尽善尽美,一开始就要做对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做事情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尽善尽美时,他心里的快乐远非笔墨所能形容。那些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不但对不起自己的工作,更对不起他自己。
在某大型机构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有句感人至深的格言:“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如果每个人都能采用这一格言,实现这一格言,决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竭尽全力达到尽善尽美的结果,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幸福和美满。
当然,这样的重担绝不能寄托在一个不重视工作细节的人身上,因为他不可能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更不会追求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人不仅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甚至连他的工作和人品都会遭到他人的轻视,影响他的一生。事实上,要杜绝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工作。这都是最起码的要求。
第15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3)
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前提是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只有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用老板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反之,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是在为老板打工,干一份活就拿一分薪水,你必定会在工作中偷奸耍滑,投机取巧。虽然从表面上看,蒙受损失的是企业,但事实上,吃亏最大的是你自己,因为你失去了取得成就最宝贵的品质——认真。
一位老板要提拔一名员工,一定会挑选工作尽职尽责,凡事都力求做到最好的人,绝对不会看中那些拖拉懒惰、做事漏洞百出的人。他们最满意的人,做事时必须井井有条,不辞辛劳。
做事力求完美,不但可以使你精神愉快、身强体健,并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提高,经验日渐丰富,从而被老板委以更重要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是你一生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很多人不能成功,总是找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企图为自己的过错开脱。当然,这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因素。但事实上,最致命的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从小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让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都贴上“卓越”的标签。
在很多时候,执行中的一点点纰漏,都会导致结果截然不同。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建筑时小小的误差,可以使整幢建筑物坍塌;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烟蒂,可以使整幢房屋,甚至使整个村庄化为灰烬;手术时的小疏忽,可以使一个宝贵的生命凋零。即使你已经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了99%的努力,却疏忽了最后的1%,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因为只有100%才算合格。
一旦养成了对任何事都追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这也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力求达到最佳境界,毫不放松;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从不轻率。
第16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4)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根本就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怎么可能被委以重任呢?对员工来说,只有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老板需要的人,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动适应工作
职场新人常常会遇到“工作不适应症”,具体表现在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被各种严格的职业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或者工作中各种信息引起的感觉、情绪、情感等不适应,实际工作和设想相去甚远,等等。每个人进入职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只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不同,每个人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现实,一定能摆脱困境,找到工作的乐趣。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呢?以下七个方法也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要进行职业角色转换。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获得上司的赏识、同事的尊重、事业上的成功,是每一位职场新人必须解决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很多新人,或是刚离开勤学多年的象牙塔,或是刚刚远离父母的照顾,一下子难以适应公司上级的严厉要求,这种角色的变化需要快速而准确地适应。
要认清自己承担的工作角色,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熟悉企业的工作制度、本职工作的业务程序和要求,弄清楚工作关系中上司赋予自己的职权和自己应尽的义务,把本职工作做到无可挑剔的程度。
第二,要把工作置于首要位置。许多人在参加工作前课余时间比较多,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但参加工作后就要开始过着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这势必会使那些习惯自由散漫的人有被束缚的感觉。
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心理。这时,如果能从内心深处树立“工作第一”的观念,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本职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就一定会克服“不适应症”,尽快适应新环境。
第17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5)
第三,要主动提高工作技能。有些人不能适应职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最好的办法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和学校相比,无论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很大差距,这难免会使那些胸怀“鸿鹄之志”的毕业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他们踌躇满志,希望在社会大舞台上一展抱负,却不受重用,甚至遭到他人的排斥。这时,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尽快克服心理障碍,融入集体,取得他人的认同。
第五,要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参加工作后,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都要自理、自立,尤其下班后,独自一个人显得无比孤单。这时,必须主动调节生活节奏,改变生活习惯,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这对适应新环境非常重要。
第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是适应工作的关键。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和自尊心都很强,不愿意“放下架子”主动去和同事、上司交流思想感情,时间长了便会被孤立,阻碍个人才华的施展。因此要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一视同仁,不拉帮结派;真诚待人,言出必行;亲切随和,心胸宽广;坚决服从,永远与上司“一条心”。
第七,要提高应变能力。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使自己胜任工作、适应环境,不仅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要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做一个把理论和实际完美结合的“实用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能更进一步,真正把使别人愉快地接受你,使别人心情愉悦落到实处,你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就不再单纯的是出色的工作能力,而是迷人的人格魅力。这就证明,那时的你已经完全融入到新环境中,并且你已经超越了职业化的境界,成就事业对你而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18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6)
比别人多做一点
在美国,有一个卖汽车的业务员总是在他们公司销售成绩排名第一,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第一名?”他回答说:“因为我每个月都设法比第二名多卖一台车子。”“比别人多做一点”——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秘诀。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比别人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顾客会更加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比别人多做一点,虽然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平庸时,大多数人总是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而不是尽自己所能去成为成功者和卓越者。因为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成为卓越者,但如果只是找一个借口来搪塞,一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足矣。这样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养成推卸责任、懒惰散漫的性格,永远也成不了人上人。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分外事”,总是乐于比别人多做一点。因为比别人多做一点,就会学习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积累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失败者却拒“分外事”于千里之外,生怕自己吃亏,因此只能流于平庸。
一颗普通的小沙粒从进入贝体开始,直到蜕变成一颗外形圆润、色泽饱满的珍珠,其间要经历漫长的年月。同样,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一个人人敬重的成功者,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远远不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对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会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物管理员,应该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蒙混过关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应该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外,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第19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7)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就是晋升和加薪。除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有时,你不需要比别人多做许多,只需一点,就可以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无论是在商业界、艺术界、体育界,还是其他领域,那些最引人注目、最出类拔萃的人,永远都比其他人多勤奋、多努力一点,这就是他们成为焦点的根源所在。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获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竭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自动自发地比别人多做一点。这能使你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实力、发挥自己的天赋,成为老板最需要的人。
尤其是涉世之初的新员工,更要抱着多学一点,多做一点的心态,多从打水、扫地、接电话这样的琐事做起,很快就能和同事打成一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让周围的人觉得你谦虚有礼,从而耐心地指导你,这样你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第20节:第四章怎样开会(1)
第四章怎样开会
开会应该坐前排
在会议中经常会发生一种现象,那就是诸多与会人员拉拉扯扯,争先恐后地往后排挤。没能坐到后排的还唉声叹气,只好万分不情愿地往前坐。于是乎,会场前面稀稀拉拉,十分空旷,后排则人潮如涌,会议场面极其凌乱。会议的组织者只好费尽心思地动员大家往前坐,央求这个往前挪,央求那个坐前面,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嘿嘿,我坐这里刚好”。无奈之下,会议组织者只能提前编好座号,让大家来的时候“对号入座”,硬性规定某些人必须坐某位置。
有的人认为开会坐前排就是讨好领导,引起领导的注意,为了不让别人误解自己,就坐到了后面。有的人认为前面的位置比较重要,理应让给资格老、辈分高的同志,也坐到了后排。还有的人对开会则持有反感态度,参加会议只是出于无奈,应付了事。坐后面为开小差提供了便利,远离领导,可以随意聊聊天,困了还能打个盹。
每当开会的时候,有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有人鼾声阵阵,有人玩弄手机,或看报纸杂志。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人们的“厌会”心态,甚至将开会作为负担。那些在会议期间不好好听讲的人,不但不能准确理解会议的内容,还影响了别人。
既然这么多人都讨厌开会,那么能不能不开会?这个不能妄断,但是很多时候开会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传达方式,甚至说有些时候,开会是必要的。在会议中,与会人员可以掌握很多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会议这种免费的“课堂”,了解、接触那些自己尚不知道的内容。如果知晓了认真听会的好处,抱定学习的心态,那么就会对参加会议产生兴趣。
开会应该坐前排,其中有诸多好处。坐前排,是自信的体现,是态度认真,工作积极的表现。别人不敢坐,你坐了;别人不好意思坐,你坐了。这不仅表现了自信,更培养了自信。把这种自信带到其他工作中,同样也有相当的好处,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观察一下,不难发现,每次开会坐前排的人,大都是工作积极认真、能力强、不惧怕压力,工作非常出色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都充满着自信,有一种敢作敢为、敢于迎接挑战的魄力。
坐前排,可以约束自己遵守会议纪律,加强对会议内容的理解。既然坐了前排,就只有认真听讲,领导讲话的地方近在咫尺,还占高瞻之势,对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明察秋毫。你也只好秋毫不犯,不好意思打盹、交头接耳、摆弄手机和做小动作了,只有老老实实、专心听会。
坐前排,可以增强领导对你的信心。每次开会都主动坐前面,拉近了与领导的距离。与领导近距离接触,能加深领导对你的印象,就在领导眼皮子底下,领导自然会对你有所关注。坐前排,认真专注地听领导讲话,领导自然对你产生好感,也就对你增强了信心,提升了信任度。在日后的工作中,你才易于得到领导的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
第21节:第四章怎样开会(2)
很多时候,开会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一遇开会便往后坐,往往给人一种不认真的感觉。别人或许会认为你在逃避,坐后面是为了打发时间,应付会议。久而久之,领导和同事都会对你产生负面评价,影响你以后的工作和升迁。
开会坐前排,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开会坐前排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许有人不认为这习惯有什么用处,对此不以为然。不管怎么说,开会的时候坐前排是没有坏处的。
无论参加什么样的会议,我们都要给自己勇气,敢于坐到前面去,大胆地展示自我、自信地推销自己。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把会议当成是一种真实的学习,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展现积极的心态,显示上进的自我。
拒绝“跑题”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往往一个会议刚开不久,另一个会议通知便来了,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什么总有开不完的会。会议不仅多,而且冗长,动不动就要一两个小时,使与会者最后都没精打采,久而久之就对开会产生反感情绪。
无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只有做好开会的诸多细节工作,才能摆脱以往开会中的恼人现象。
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会议有大有小,但绝不能因为会议小就忽略会前准备工作,这会对会议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设计好会议议程和议题。这些都是要在会议之前决定的,否则会议就会变成无休止的沟通和讨论,头绪越来越多,无法达成结果。只有确定明确的议题,会议才有方向性,比如总结上周工作、汇报下周工作等。议题确定之后,会议的组织者还应该考虑好需要达成的目标、需要决定的要点、采取何种沟通方式等。
会议主管在会前要做的是加法,尽可能将议题细化:讨论什么议题、达成什么结果、实施方案、完成时间等都要有明确的设定;而在会中,则要做减法,要把议题清晰地引向你设计的方案中。
提前公布议题。会议不仅仅是组织者一个人的事情,如果在会前与会者对要讨论的事情一无所知,不能对会议进行有效的准备,那么对会议内容的理解可能大打折扣,也可能因时间仓促而无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所以会议组织者要在会前一定时间内通知与会者,让大家做一个比较充分的预习和准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会议效率。
第22节:第四章怎样开会(3)
确定会议参加者。虽然与会人多,讨论的时候可以多一些意见,但如果会议中无关主题的人太多,只能让会议效率低下。对于那些不相干的人,无需浪费时间。
控制会议进程。按照设定好的进程进行,拒绝“跑题”。“跑题”是会议时间无法控制,不断延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只有明确会议中心,沿着预定轨道“行驶”,会议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
明确会议的讨论方向。讨论层面不清晰是会议中经常出现的状况,或许有的人在讨论战略层面,有的人却已经在讨论战术层次,导致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所云为何物。甚至是看似热热闹闹的会议开完,总结一下,连最基础的战略问题都没确定。因此,会议主管一定要清楚讨论的方向。
抓住会议核心人物。在任何团体和活动中,都会有核心人物,他并不一定是位高权重者,但一定是最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人。因此,盯紧他们的表现和言论,随时引导和纠正他们的讨论方向,就能使会议效果事半功倍。
会议主持人要把自己融入会议,切不可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认为自己仅仅是个组织者。当然,主持人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把会议变成主管个人的演讲会,要让更多人的智慧和意见得到发挥,不要限制和误导大家的思维。
不要让气氛淹没实质。有时,主管为了营造一种沟通的气氛,偶尔会抛砖引玉,但是有时砖难免会抛得“远”了一点儿。或者是有人在发言中,说了句笑话,接下来的发言者,可能一不自觉就引申到了其他内容上。其实,“跑题”很多时候都是不由自主发生的,如果一个话题被四个人说跑了题,那么离题就已经十万八千里了,这完全是一个级数效应。因此,主管要学会及时“喊停”。
做好会后的跟随工作。拒绝“虎头蛇尾”,一个妥善的收尾,可以让会议效率大幅提高。
做好会议总结。在会议中,通常会对几个议题进行讨论。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会议都是将所有议题统统讨论一遍便结束了,实际上并没取得多少效果。主管在会议结束前,一定要适当地总结要点,再次明确每项任务的责任人、工作要点、完成时间等,要将会议上达成的一致成果加以总结。这不仅能让员工再次明确自己的责任,还具有很强的提醒功能。
第23节:第四章怎样开会(4)
做好会议纪要。可能每个与会者都做了记录,但会议纪要仍然要做,这是一个重要的资料。会议纪要,尤其对于达成了明确目标、责任人、注意事项、完成时间等内容的成果,都是对项目、个人、成果进行考核的依据。
会议要取得明确的结果。很多会议都是以“大致通过”等结果收尾,实际上这种朦胧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结果。会议一定要有明确结果,哪怕没有明确结果,也要确定得出结论的时间。
做好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开会时当场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的问题,发言、决议等内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整个情况所做的真实记载,其作用在于正确反映会议情况,作为整理会议文件、汇报会议精神,研究工作等存查备考的一种历史资料。
在会议记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会议记录本内没有目录。这样在利用的时候就要逐页查阅,不但效率很低,而且人为地增加了对案卷的磨损,不利于档案的保护和保密。有时候也会出现记录不完整的状况,使得查阅者无法通过会议记录了解会议的全貌。
有些单位会议记录本不固定,甚至是两三个记录本交叉使用,有的本子只记录了几页就再也不用了。更有甚者,每次开会时临时找几张纸记录一下。记录员的字迹也会对会议记录造成影响,有的会议记录人经常使用圆珠笔、纯蓝色墨水等不耐久字迹材料,而且书写潦草,不利于会议记录的日后查考和归档后的长久保存。
为了做好会议记录,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在做会议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要写清楚会议的名称,开会的时间、地点、缺席和列席人员、主持人的姓名、记录人的姓名。如果有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也需要作为备注记录在案。
第二,记录会议的内容。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要记录关于会议的相关动态,如发言中的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等重要情况。会议记录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会议结束”。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右下方签字。这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4节:第四章怎样开会(5)
第三,采用速记。可能会议的参与人员较多,议题和发言也较多,详细记载比较困难,因此速记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式。把每一位发言人所讲的中心意思概括出来,不要一字一句地记录。要把重点放在所讨论的问题上,把问题的核心点出来,如会议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观点、问题各个小点解决的方案、问题讨论到最后的结果。
第四,采用录音方式,会后整理会议记录。这种方式一般在重要会议上才可能运用,如重要客户会议、商业谈判。这种做法最好征得与会人员同意后再用,否则容易对会议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事后整理录音记录,重新听和提炼会议内容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这种方式不要经常使用。
第五,要对会议责任人和会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和评估。会议上的议题需要在会议记录中详细而严明地提出,最好作为标题,要标明责任人、实施时间、完成时间和评估人等后续跟进工作,让会议的有效性得到实施,并用会议记录加以确认和证实。
第六,要确保会议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发出。如果遇到不太清楚的地方,在发出之前最好跟发言人本人和会议的组织者确认不清楚的会议内容核实一遍,以免发出会议记录后产生异议或错记。
最后,分发记录时,要做好分发后的收到确认记录。
第25节:第五章怎样撰写(1)
第五章怎样撰写
撰写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公文,使用范围很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都要制定工作计划,以便对一定时期的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作为员工,制定工作计划是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制定出色的工作计划,也是成为优秀员工的必要技能之一。
不同的工作计划在时间长短、范围大小等方面有很多差别,所以实际上工作计划也有很多不同种类。从工作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称为“规划”,比较短暂、具体的称为“安排”,比较细致、全面的称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称为“要点”,但无一例外,它们都属于“计划”的范畴。而从内容来看,无论是何种计划,它们涵盖的范围都可以分为“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得如何”三部分。
计划的写作不仅仅是文字表达的事,而且还涉及到具体工作事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它甚至需要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因此它是公文写作中比较令人头疼的事情,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计划呢?
首先,计划的写作者必须熟悉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以便采用合适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安排、方案、要点等中的哪一个。其次,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进行写作。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只需要起到明确方向作用的计划,那么就要用“规划”,同时也能起到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如果计划的内容是某些具体工作,那么计划必须写得十分详细全面。这可以视工作的复杂程度而区分,比较复杂的用“方案”,比较简单的用“安排”,以便合理指导工作开展。再次,如果工作内容既不是单项工作,也不是宏伟蓝图,那么就需要用到真正的“计划”了,这个“计划”也是广义计划中最常用的。
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制定工作计划是必要的。在具体工作计划的拟写过程中,格式和内容是很重要的。从工作计划的格式上看,它包括计划名称和具体要求两部分。计划的名称包括订立计划的人的名称和计划期限;计划的具体要求则主要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工作的步骤和措施等。
从工作计划的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形式分析、工作任务和要求、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在制定工作计划之前,员工必须对当前的工作现状做研究分析,充分分析下一步工作的客观基础,清楚制定工作计划的依据。当对客观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可能,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为了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实现,从而确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步骤,要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工作。
古代军事家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这里的“计”指的便是“计划”。优秀员工都善于制定合适的工作计划,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促进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良好的工作计划对员工自身具有较强的监督约束作用,能够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26节:第五章怎样撰写(2)
备忘录和信函的撰写
当上级把撰写备忘录或信函的任务交给你的时候,体现了他对你的信任。这是一个展示你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的机会,还可以赢得别人的欣赏和赞誉,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注意以下的几个事项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加出色:
知己知彼。首先清楚你的目标对象是谁,只有深入了解你的读者,你的文字才能更深地影响他们。可以在动笔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读者会怎么想?他们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想法会影响他们?他们有什么偏见?如果你仅仅知道阅读者的名字,而且无法得到任何资讯的话,不妨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下,你收到了这封备忘录时会有什么反应。
言之有物。有话要说和有话得说是非常不同的。作家通常是有话要说,所以才写作。而当你对主题掌握充分到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给外人了解时,就可以将它写出来了。切忌空洞地泛泛而谈,那样会让别人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产生阅读上的困难,无法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运用“FIRE”原则来引导读者的想象力:
F(Facts),即事实;
I(Instances),即即时;
R(Reasons),即理由;
E(Examples),即例子;
抓住对特定事件的详细描述,这样能够长久地占据读者的想象空间。比如,当我们看到报纸的头条新闻,报道某地大地震的消息时,我们会想“真是不幸啊!”可是一旦隔天的焦点新闻,报道一个小女孩被困在塌落的房子下面,而她的妈妈无法救出她时,全世界的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在这个小孩的命运上。
备忘录和信函的格式虽然不同,但两者都简单、直截了当,而且容易阅读。要建立个人有效率的备忘录和信函的风格,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步骤来编排自己的想法:
1.目的。一开始就要说明写这份备忘录或信函的目的。如果开篇是一些常用的场合性的话语,对目的没有进行交代,那么在引起读者注意后要马上将目的交代清楚。
第27节:第五章怎样撰写(3)
2.主题。迅速切入主题,让读者读到他们想要知道的内容。在写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读者对这个主题有多少了解?他们想进一步了解的是什么?对于自已所说的,读者会有什么问题?把自己当成读者,将有助于你决定撰写的方向以及最有效地组织行文。
3.告知。发文者往往在告知收文者某个特定讯息后,却没有告诉对方应采取的行动。你应清楚地告诉对方,要使用明确的字眼,避免“尽快”和“依您最方便的时间”等词语的出现,要准确地告知对方你想要完成事项的时间或做法,比如:“小王,请在明天中午之前将客户的全部资料整理好送到我的办公室来,我要在明天下午对客户进行分析。”
备忘录往往是写给公司里的同事看的,在形式上比信函更为宽松,格式安排的不同是它与信函的最大不同。
备忘录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格式大多如下例:
收文者:所有员工
发文者:李成海
主题:打印机损坏
日期:2009年5月21日
每段开始通常靠左书写,不必空格;不过,由于备忘录不太正式,因此每一段开始也可空二格。重要的是格式要一致,不要第一段空二格,接下来那一段又全部靠左。
最有效的备忘录会先说明最重要的要点,清楚告知读者希望他们完成的事。句子简明易懂,不必一再重读,要直截了当、切入重点,而且没有任何错别字。
另外,备忘录很少超过一页,以精简为要。
写一封感谢信
秘书小张从老总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表情苦涩。原来,厂里的李师傅在生产线上工作了十年,为了表彰李师傅长久以来出色的工作,并在全厂推广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老总让小张代为起草一封表扬信。这可让初出茅庐的小张犯难了。小张心想,上学开始我就是优秀学生,助人为乐的标兵,从来都是我受表扬,什么时候给别人写过表扬信啊?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对呀,他拍拍脑袋,我可以借鉴一下我收到的表扬信嘛。想到这里,他连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工作起来。那么表扬信具体该怎么写呢?
第28节:第五章怎样撰写(4)
表扬信是向特定受信者表达对被表扬者优秀品行赞颂、表扬之情的一种专用书信。它主要用于作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受益于被表扬者的高尚品行(或被其品行所感动),特向被表扬者所在单位或其上级领导致信,以期使其受到表彰奖励,使其精神发扬光大。
表扬信通常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一般而言,表扬信标题单独由文种名称“表扬信”组成,位置在第一行正中。
二、称谓
表扬信的称呼应在开头顶格写上被表扬的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的名称、姓名。写给个人的表扬信,应在姓名之后加上“同志”、“先生”等字样,后边加冒号。若直接张贴到某机关、单位、团体的表扬信,开头则不必再写受文单位。
三、正文
正文的内容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来说以下内容应该写出:
1.表扬的理由。用概括叙述的语言,重点叙述人物事迹的发生、发展、结果和意义。叙述要清楚,要突出最本质的方面,用事实说话,尽量不要空泛地谈道理。
2.行为的意义,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议论,赞颂该人所作所为的道德意义,如指出这种行为属于哪种好思想、好风尚、好道德。
四、结尾
该部分要提出对对方的表扬,或者向对方的单位提出建议,希望对某位员工给予表扬,如“某某同志的优秀品德值得大家学习,建议予以表扬”。如果表扬信是写给受表扬者本人的,则感情应当深入,适当谈些“我们深受感动”、“值得我们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在结尾处写上“此致敬礼”等结束用语,“此致”、“祝”等字要写在行尾,其余的字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五、落款
落款应写明发文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在右下方注明成文日期。
认真查阅资料后,小张便动手写作。很快,一封热情而质朴的表扬信便写成了。信中既客观诚恳地表扬了李师傅的工作成绩,又指出其起到了一定的精神带头和表率作用。小张高兴地将表扬信交给了领导,领导十分满意。
第29节:第五章怎样撰写(5)
如何写贺信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应当对对方表示祝贺的事情。有的是以个人的名义发出祝贺,有的则是以单位的名义,比如合作伙伴的业绩飙升、业务获得极大扩展,或者友好单位周年庆典等等。贺信便是对对方表示祝贺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贺信是书信的一种,是从古代的祝辞中演变而来的,是表示庆祝的书信的总称,可以当众宣读,也可以邮寄。除了赞扬、庆贺对方在某个方面所做的贡献之外,它还有慰问和赞扬的功能。写贺信的时候,必须弄清楚几个问题:向谁祝贺、祝贺什么、为什么要祝贺。只有清楚了具体情况,才能写出恰当、合体的贺信。
在具体格式上,贺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贺信的标题大多比较简单,比如可以直接在第一行正中书写“贺信”两个字。
二、称谓
顶格写明被祝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如果是写给个人的贺信,则要在姓名后加上相应的礼仪名称,如“同志”等。称呼之后要加冒号。
三、正文
贺信的正文部分要具体交代以下事项:
第一,结合当前的具体状况。要说明或指出对方取得成绩的大背景。比如某个重要的会议召开,可以点明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或历史意义等。
第二,要交代清楚祝贺的原因。要概括说明对方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并分析其成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祝寿的贺信,要概括说明对方所做的贡献以及他的优良品质。这部分内容也便是贺信的主体部分。
第三,表示热烈的祝贺。要写出自己祝贺的心情,由衷地表达自己真挚的问候和祝福。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提出共同理想和希望。
四、结尾
要用祝福、祝愿类的话语结尾,如“此致敬礼”、“祝取得更大的进步”、“祝您健康长寿”等。
五、落款
写明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并署上成文的时间。
贺信的用语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要使人感到温暖和愉快,受到鼓舞和教育。适时适当地发送贺信,可以增进朋友间的友谊,维护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加强双方的友好往来。
第30节: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1)
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
你没法逃避“关系”
常常有很多离职的员工抱怨,他们并不是自身业绩不好或者与老板关系不好而跳槽,真正原因是他们很难与同事相处,不想与那些平庸的同事共事,不喜欢有“关系”的公司。他们希望寻求一份没有“关系”羁绊的工作,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这种想法无疑太过纯粹,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个体都是借助一定的方式与别人交往的,而交往的最基本功能就在于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并逐渐形成较和谐的社会关系。对每个人来说,人际的交往、沟通是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人格发展成熟则意味着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了适应该社会、文化环境的人格,掌握了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
在工作的时候,办公室是我们待得最久的地方,也是和同事、领导相处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大家总是笑脸相对,然而在这看似忙碌或平静的背后,掩藏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也许是工作上的,也许是生活中的,而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其实在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打理“关系”。不同的同事,性格不同,习惯各异,我们很难要求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和自已保持一致的看法。当自己与同事发生了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末必就一定是同事的错,我们没有丝毫的责任。同事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磨合,才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旁边。有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这个小镇,他看到老人之后停车下来向他询问:“这位老先生,请问这是什么城镇?住在这里的是哪种类型的居民?我正打算搬来住呢。”这位老人抬头看了一下陌生人,回答说:“你刚离开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哪一种类型的人呢?”
第31节: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2)
陌生人说:“我刚离开的那个小镇上住的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们住在那里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我们打算搬来这里居住。”
老人回答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我们镇上的人跟他们完全一样。”
不久,又有一位陌生人向这位老人询问同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种类型的城镇呢?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我们正在寻找一个城镇定居下来呢。”
老人又问他同样的问题:“你刚离开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哪一种类型的人?”
这位陌生人回答:“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的太太和孩子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比我以前居住的地方更有发展机会的小镇。我很不想离开那个小镇,但是我们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
老人说:“你很幸运,年轻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们那里完全相同的人,你一定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施展才华,使自己有所发展的工作单位和环境,这是应该的。可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地方存在。你可能没意识到,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如果你觉得只是环境的问题,只是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对,一味抱怨工作环境或者公司的规章制度,抱怨自己的同事有多么笨与不讲义气,那么无论你到哪里都仍然会碰到令你痛不欲生的环境。
不要太多地抱怨
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可以听见诸多抱怨,抱怨薪水太低,抱怨老板专横,抱怨管理混乱……每个人都有抱怨的时候,因为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处在人生和事业的高峰。当处于失败、失落等人生低谷的时候,发发牢骚抱怨一下也是正常的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发牢骚抱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适当合理的宣泄,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人在职场,抱怨不可避免,然而有的人总是抱怨太多。
“我的工作太辛苦,薪水太微薄!”人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眼睛老盯着别人干着轻松、高薪、体面的工作,而自己总是像蜜蜂一样辛苦,拿的薪水少得像别人盘中掉下的面包渣。迟到了,抱怨学校的时钟走得太快;工作太累了,抱怨老板;生活困难了,抱怨没有一个好老爸、没嫁个好老公……
第32节: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3)
这些人总在抱怨,似乎老天爷就是对他们不公,似乎他们就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这些抱怨,有别人说给自己的,有自己说给别人的,唯独没有自己抱怨自己的: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多抱怨呢?
抱怨能解决问题吗?抱怨能让自己摆脱当前的窘境吗?当然不可能,抱怨只能让你越来越不快乐。不快乐的你能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呢?几乎不可能完成像样的工作。虽然开始的时候抱怨能够获得别人安慰性的话语,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然而长久地抱怨下去,只能让大家都排斥、讨厌你,纷纷逃避、远离你。
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原有的烦恼加倍,让烦恼长久地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唉声叹气的言论会让周围的同事心烦意乱,继而对你产生厌烦情绪,使你被孤立。更严重的是,这可能传到领导耳朵里,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发展。
抱怨,大多数时候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态度。如果心里想着抱怨,那么周围的一切都能成为抱怨的对象。如果不抱怨,换一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问题,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不断地进步,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体验。事情都有两面,是好是坏关键在于看事情的角度。
泛滥的抱怨是一种慢性腐蚀剂,腐蚀自己,也消磨了别人的斗志。它就是可以“溃堤”的蚂蚁,可以使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溃不成军,轰然倒地!对于别人的抱怨,我们要善于倾听。因为这些抱怨之中会包含有用的信息,别人为什么会陷入窘境?假如事情出在自己身上该如何解决呢?比如知名家电企业海尔,就把抱怨当成是最好的礼物,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当自己想抱怨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一下,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抱怨?问题出在哪里?我的抱怨有意义吗?当仔细地考虑后,你便可以从复杂的形势中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解决问题,让自己进步。如果仅仅停在那里抱怨,只能破周围不断前进的人超越。如果把抱怨变成善意的交流,如果把抱怨变成系统的建议,如果把抱怨变成积极的行动,你便会发现,成功正离你越来越近!
注:本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站求职者学习之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