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界知名人士回顾杭州楼市十年的辉煌和缺憾
2008-07-10 09:48: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从1998年取消实物分房至今,杭州楼市已然走过了第一个黄金10年。
过去的黄金10年,是楼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也是“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的10年;是房产品有质的飞跃的10年,也是迫切需要集约化发展的10年;是城市总量大规模扩容的10年,也是出现众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可居住性问题的10年。
过去的10年是杭州楼市嬗变的10年,辉煌如金,当然也有些许的遗憾。楼市形成“浙江现象”和“杭州现象” 1998年至今,在经济发达、人民富庶的浙江省,房地产发展一直火爆,购销两旺、人气很足,成为楼市的“浙江现象”和“杭州现象”。杭州楼市为全国同行看好,实现杭州楼市升级有不少有利条件。
杭州经济很有活力,城市化进程加快,扩大了房地产业发展空间,一批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等项目投入施工,污水处理环境工程、内外交通改善等,也带来了楼市的利好消息。
杭州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人居。杭州市房地产市场不仅是杭州人民的市场,也是浙江乃至全国人民的市场。杭州市委和市政府提出“品质生活之城”和“住在杭州”的城市品牌,是促进杭州楼市发展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全国一些有规模、有实力的房地产大鳄们到杭州来投资,他们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新的开发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杭州房地产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有竞争就会有进步,而且必将加速杭州楼市的升级。
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过去的10年,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发展、来之不易的10年。城市的变化、财富的增长、市场理念的转变,造就了这个黄金10年,现在的新楼盘,不一定它的规模有多大、知名度有多么高、利润多好、环境多漂亮,但比10年前的水准,有整体提高。
新10年的话题有些沉重,因为要求更高、更多了。今后,产品必须突破个人的、企业的特征,更多地关注整个城市的特征,突出城市文化。此外,应该向更为节能减地的集约化方向发展。
慢慢做,做出精品
浙江青鸟集团总裁徐剑艺
杭州跟10年前相比,那是完全不认识了。但症结也在这里,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确实太快了,带来了很多问题。希望这后面10年,不要太快了,慢慢做。
举个例子说,一个浙江大学毕业5年的设计师,自己手头设计的就有300万平方米,相当于欧洲一个设计大师一辈子的设计量,怎么能够做出精品来呢?杭州除了老天爷给的西湖,人造的好东西实在不多。本来造好100年不要变,现在30年就要变了。重复建设,老是返工。很多小区,造好也就10年,现在差不多成脏、乱、差的滋生地了,可以旧城改造了。做成“杭州的房子”
杭州楼市的质地是很好的。杭州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城市资源,跟其他城市相比是不可多得的优势,基础好,那么今后的发展也会更加好一些。与前几年相比,楼市进步非常明显。就算价格回落,房子也肯定比以前的要好。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以前我们是紧跟在人家后面,有什么学什么。如果我们今后能关注自身的文化,把80%以上的产品做成“杭州的房子”,那么,就是一种升级了。
开发商应适时调整策略
回顾容易预测难,唯一可以预测的是变化本身。开发商应适时调整策略,缩短反馈周期和决策周期。
房产开发须有序引导
房产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正朝着良好互动的方向发展。不过规划在引导小区设计、小区发展、城市设计方面研究缺失,今后需要进行有序的引导。这就好比一串美妙的音符,缺乏一个好的指挥,无法形成美妙的音乐。城市发展,需要向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传世产品将会增多
前10年是快速增长期。房地产数量从少到多,开发量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交易量越来越多,房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品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后10年,楼市将趋向成熟。房地产市场将从单向的、单边的一路高歌发展,可能转向会有像模像样的回落。但与此同时,楼市的百年建筑、传世产品将会明显增多。
关注更多人
杭州10年最大的成就是形成了杭州风格。所谓的杭州风格:是产品精致细腻,雅俗共赏,具有人文关怀,对实用性方面关心比较多,这也是浙江人扎实态度的客观体现。
在今后的10年里,楼市应该关注更多人的需求,比如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农民如何真正融入社会等问题。
精雕细琢做产品
前10年,快餐面式的,很快就吃光了;通过这轮调控,对于生存下来的公司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时机。后10年,是很有味道的10年。开发商需要精雕细琢做产品,市场从开发什么买什么,到回归内心真实需求本身。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