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省经济产生了冲击,而目前,社会各界对浙江DGP的增长能否保8、保9发出了各种声音。
![]() |
前不久,丁耀明曾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进行了一个全省性的调查,调研了全省11个地市,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他给广大企业提供了一份最新的全省经济的成绩单,为在场的企业家分析了近期我省经济发展的情况,同时,他也为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获得资金提供了宝贵建议。
宏观上:
“铁公机”高增长率
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前,我省的经济运行呈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下行速度有所减缓。中央和我省各级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从全国情况来看,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同比增长的幅度是6.1%。这个和国家扩大内需、四万亿投资陆续到位等还是有密切的关联度。
货币信贷增速加快,三月末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5.5%,说明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贷款是积极的,整个加大投入的氛围非常明显。这与去年国家提出来的“银根紧缩,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相径庭,国民经济情况整体表现好于去年,在宏观经济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的大前提下,我省的经济也呈现了一些好的现象,部分指标逐一趋稳回升,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工业下行的速度有所减缓,投资和消费实际增速提高。
首先,投资消费需求回升,出口需求降幅减缓。不但投资实际增幅明显提高,而且基础设施和安居房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幅是12.7%,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增幅13.8%,另外,被大家称作“铁公机”的基础设施建设,即铁路、公路、机场的增幅也比较高,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9.6%,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一季度整个经济回落仍然是下行的态势,但是投资让我们看到了生机和希望。
其次,消费市场销售实际增幅提高,农村市场销售的增幅高于城市市场。很多企业面对城市是一个方面,面对农村这一块大家也不断地在拓宽领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义乌小商品市场遇到的挫折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今年这种跌幅在减少,三月份小于二月份3.7%,很显然它是经济回暖的信号。义乌对全世界对全国来讲影响也是极大,也是我们浙江省对外出口包括商贸市场是否繁荣一个非常好的比照。
此外,出口方面也有回升的迹象。一季度我省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分别下降幅度是13.5%、16.3%和2.9%。降幅低于出口总额,表明三大出口市场对我省的出口产品有刚性需求,且有回升迹象。
微观上:
用电量降幅减少
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转好
对于全省1453家企业,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7.9%,这是大幅度回落后的首次回升,这给人带来了希望。丁耀明指出,几次调整,浙江下得是最快的,但是上来回升也是最快的。如果一旦政策有利,市场需求回暖,回升起来肯定会快。
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向好,也有这么几个具体表现:
一是工业生产和出口降幅收窄,逐渐地减少了。
第二是企业库存趋降,产销率得到了上升。不少企业有意识地停工限产消化库存,有些企业实际上在停产,用北方话讲是猫冬,花一定的钱避免最大的损失。在浙江来说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多的,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的状况总体比较好,用电量降幅减少,这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转好了。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的37662家企业之中,三月份没有开工的826家,比二月份减少了216家。
第四,小型企业、私营企业渐趋回暖,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8.2%,小型企业下降2.1%,这个说明小型企业下降幅度要好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降幅相对较少,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三月份从1-2月份的同比下降5.2%转为增长3%,这个数字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业从上季的66.1%回升到86.6%,房地产是我们浙江省关联最大的一个产业。房地产要好了,钢材、铁矿石所有的建材才会有发展,房子越多,价格肯定也会下降,甚至薄利多销,这个对老百姓也有好处,对地方财政来讲更是雨过天晴。
浙江制造业
可用“两降四提高”策略
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未来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下行趋势还在延伸,企业生产面对了较大的困难。作为企业来说还是要慎重看待当前的局势,丁耀明提出了“两降四提高”的建议。
“两降”就是降低产品存货,降低应收账款。目前,我们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融资还是非常困难。草根经济的建设非常缓慢,浙江省试点了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但普惠程度非常低,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银行的信贷。
同时,丁耀明建议还可以考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期货、股票通过资本运作来取得资金;或是寻求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经济和信息产业化他们的技改资金、循环经济的资金,节能降耗的资金,科技厅的研发资金包括其他农业的专项资金等等,对照自己的条件,多找当地的有关部门。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努力加强自己的实力,才是走出寒冬的关键所在。对此,丁耀明归纳了“四个提高”。首先是大力的推进产业创新;其次是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再次是大力加大技术创新,第四是大力地推进品牌创新。
四个创新实际上也是四个提高。浙江需要发达的服务业,但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雄起的制造业。浙江需要有品牌、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应对如此严峻的金融风暴。而品牌建设目前还是不少浙企的软肋,尤其在宁波,不少企业的好产品出来了,可能不过两个月马上被其他企业仿冒了,所以企业应该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