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
人类发明帆船的历史最少也有5000年了,最早的帆船图案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的陶罐上。早期的埃及古帆船的桅杆竖在船首部分,说明它只能在风从后面吹来时才能使用。地中海上最早出现的双桅帆船是腓尼基人制造的,在很长的时间里,腓尼基人就是靠着这些性能优越的帆船而垄断了地中海的海上贸易。公元11世纪,古罗马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制造"三角帆装"的技术,即古罗马三角帆。它的操纵性能要比横帆装好一些,但它需要较多的人力来操纵。到后来,又出现以横帆加三角帆的混合型的帆装。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发明了一种叫"卡拉维尔"的船。这是一种体积小、灵巧、易于操纵且吃水很浅的船,它的帆装也是三角帆与横帆混合,前桅与主桅上用横帆,后桅则使用三角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探险时使用的船只,都是从这种船只演变来的。其实,从公元前6世纪起,中国帆船就诞生了,并且中国帆船的制造技术一直领先世界,直到近代才逐渐落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船开始向大型化发展,以便运载更多的货物。为了改善船的操纵性,人们增加了帆的面积,还增加了桅杆的数目和主桅的高度。到了17世纪,贸易的发展对商业帆船的要求又提高了。这时期的商业帆船一般有三个桅杆,采用横帆帆装,在三根桅杆上都加装了上桅,在后桅上横帆的下方挂上艉斜桁帆。这种全横帆帆装加艉斜桁帆是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标准的帆船帆装,一直被使用到蒸汽时代。快速帆船的出现,标志着帆船时代的结束已经为期不远了。1890年建造的一艘5桅帆船,采用横帆帆装,全部展开后的帆面积达到5574平方米,载重量达9000吨。但再大的帆船提供的动力都不及蒸汽机动力来得大,随着蒸汽机时代的到来,帆船的历史使命终于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结束了。
蒸汽轮船
在探索船舶推进方法中,除了桨、橹、帆这些工具外,在埃及、罗马和我国古代都曾发明过用明轮的方式推进船舶。罗马人还使用奴隶和畜力带动明轮。17世纪以前,船舶推进动力方式已到了需彻底变革的时期,当时世界各大洋上繁忙的贸易往来需要解决船舶动力问题。真正解决船用蒸汽机的是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1768年他与英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船舶的推动力从人力、自然力转变为机械力,船舶用蒸汽机提供的巨大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第一艘完全使用蒸汽动力推进的船是"皮罗斯卡皮"号,它是法国人马奎斯建造的。船上有一台单缸蒸汽发动机,用来带动船两侧的两个明轮。海上运行的第一艘蒸汽机船是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建造的"凤凰"号轮船,它在纽约与费城之间航行。 19世纪的各大洋是蒸汽机船的天下,由于蒸汽机船的出现,最终使帆船驶进了船舶博物馆。
明轮船
明轮船是一种在船的两侧装着明轮的蒸汽轮船。它是靠蒸汽机产生的动力带动明轮转动而产生推进力的。 1807年8月,轮船之父富尔顿设计制造的"克莱蒙"号就是明轮船。这艘船长45米,宽4米,船上还有双桅风帆。经过32小时的逆水航行,"克莱蒙"号完成了从纽约到奥尔巴尼距离为240千米的路程,当时最好的帆船遇到最好的顺风,也得走48小时。当它顺水回航时,仅用了30小时。富尔顿的成功很快引来无数的效仿者。在此后的5年内,美国和欧洲的内陆河流中有50艘汽船投入了运行。"克莱蒙"号还是完全靠蒸汽动力横越大西洋的机帆船。明轮船的明轮有一半在空中转动,不仅增加了船的宽度和航行时的阻力,而且当它在码头上停靠时,与两旁的轮船很容易发生碰撞,既影响自己的安全行驶,也存在着擦伤别的轮船的可能性。另外,如果水草一类的缠绕物绞住明轮的叶片或轴,明轮就有失去转动的可能。这些都是早期明轮致命的弱点。螺旋桨发明后,为了证实螺旋桨比明轮性能优越,1845年的一天,在英国东岸海港城市不远的海面上,举行了一场轮船之间的拔河比赛。一艘是"拉特勒"号,它是螺旋桨式的蒸汽轮船,另一艘是以明轮为推动装置的"阿莱克特"号,两艘船的排水量都是800吨,而且都采用200马力的蒸汽机为主机。两艘船的船尾对着船尾,用一根粗钢缆将两船连在一起,两船开足马力,向着相反方向开去。最后,"拉特勒"号竟以2.8节的速度拉着"阿莱克特"号行驶,螺旋桨推进器胜利了。到19世纪60年代,用螺旋桨作推进器的轮船已经将装着明轮的蒸汽船淘汰掉。但"轮船"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至今。
燃气机轮船
内燃机的发明,使人类的许多梦想得以实现:飞机、汽车、农用拖拉机、潜艇、坦克等等,都是在内燃机发明之后才研制成功的。内燃机也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内燃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影响无与伦比。就世界政治而言,产油国家的势力空前强大,因为发达国家不能一日无油。今天,要维持世界繁荣,石油供应就万万不能中断。 1886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首先把汽油发动机装在自制的船上,在德国纳卡河上航行成功。船舶汽油发动机由于速度很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普遍用于鱼雷艇、汽艇及海岸巡逻艇上。采用柴油发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而不是为了提高航速。它比蒸汽机轻巧,节省舱位。1902年,第一台船用柴油机装在法国运河船"小皮尔"号上。两年后,俄国油轮"旺达尔"号建成,在伏尔加河和里海上航行,是世界上第一艘柴油远洋轮船。从1930年代起,新造的客轮及货轮大都采用柴油发动机。柴油机是游艇上最普遍装置的辅机。如今,只有军舰和最大的邮船仍旧使用蒸汽发动机。
核动力船
核能发动机使用体积小、经久耐用的铀燃料,面世之后,轮船航程就能大大增加。1958年,美国的实验性商船"萨瓦纳"号首先采用核动力。1959年,16000吨的苏联破冰船"列宁"号下水,在每年有四分之三冰封的新地岛与白令海之间的航线上行驶。后来又造了一艘姐妹船"北极"号。至于其他国家,由于公众担心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祸害,因此商用核动力船未能推广。但是核动力的潜艇和航空母舰则越来越多,因为军舰最重要的是延长航程而不必补充燃料,尽量减少对岸上基地及供应船的依赖。 1955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它服役的最初两年内,一共航行了62000里而无须添加燃料。今天的核子潜艇排水量高达8000吨,潜水深度1000尺,可携带鱼雷或核弹。1961年第一艘核子动力航空母舰美国的"勇往"号下水,是世界最大的战舰,只有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可与之相比。"勇往"号的建造费用高达4亿5千1百万美元,舰上官兵共4600人,排水量86000吨,马力200000匹以上。由于减掉烟囱和汽锅空气入口,航速可以超过35里,可载战机约84架,每15秒可弹射一架飞机升空,效率极高。
潜艇
潜艇从发明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75年,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为了对付英国的军舰,用橡木制造了一个外形很象海龟的潜水器,这个潜艇只能容纳1个人,被称为"海龟"潜艇。它可以携带一枚水雷,投入实战后,虽然未取得什么战果,但英国以为美国发明了一种秘密武器,匆匆撤军。从此,"海龟"潜艇赢得了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艇的美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以广泛应用于实战当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技术已相当完善。到了今天,潜艇已成为各国海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潜艇有许多种类,按其用途可分为战术潜艇、战略潜艇和特种潜艇3种;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两种。现代潜艇的主要使命是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攻击,封锁和破坏敌海上交通,摧毁敌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还能执行侦察、巡逻和扫雷、布雷等战斗任务,它已成为现代海战中重要的攻击型武器。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潜艇的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自动制导武器装备了潜艇,使它打击力量大大加强。核动力潜艇续航力大,装上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后,可以在数千千米以外的大洋中,打击敌陆上目标,成为国家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潜艇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专用船舶
当人们在地图上看到被海洋隔开的大陆时,就会明白,在飞机没有出现以前,乘船历尽艰险到达海洋彼岸的大陆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轮船促成了人类生活的改变,造成人类以往连做梦也没想到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今天,约有2万艘现代化轮船,其中有客轮、货轮和油轮,吨位为1000吨或者更高,正在从事着各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全球性商业航运。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海运进口货物超过3亿吨,总值超过300亿美元。其中一些奢侈品如:瑞士钟表、俄国皮毛、苏格兰威士忌酒、意大利鞋、丹麦家具、法国葡萄酒,只不过占进口货物总值的一小部分;主要的进口货物是原料,包括4亿桶以上的原油、4000万吨铁矿石、1500多万吨铝土矿以及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其他物品。欧洲大陆和英国更需要进口油料、原料和各种食品等物资,其中美国供应的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两大世界工业中心的互通有无,使北大西洋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贸易航道。为了适应各种需要,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专用船舶。有集装箱船、破冰船、水翼船及气垫船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桨船
原始的独木舟由于不稳定,不能满足人们航海的需求,人们开始尝试将数根木头绑缚在一起,以增加船只的稳定性,制成了最早的筏,这种简单的船只,至今还在一些地方的水上交通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人类发明了船舶这种水上运载工具后,便面临着如何去推动它的问题。可以想象,最初人类是在独木舟或筏一类的简陋的水上运载工具上顺流而行的,如果要转向或逆流而行,就要用手去划水。久而久之,人类发明了桨,这等于是人类的手臂的延长。有了桨,人就可以坐在船上划水前进。如果要增加船只的推进速度,就要增加桨的数目。于是,一种划桨船在地中海海域周围首先发展起来了。 同样,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埃及法老齐阿普斯的金字塔墓里,有作为法老殉墓品的墓葬船,它就是一种配置长桨的划桨船。在爱琴海区,克里特人也是最早的航海民族之一,他们的划桨船可能吸收了埃及和腓尼基的造船技术。克里特人的战船上配置有44名划桨手,划桨手坐在上层水平甲板的长条凳上划桨。 曾经垄断地中海海上贸易权的腓尼基人,凭着他们上乘的造船技术称雄一时。在船的建造上,腓尼基人第一次将商船与战船的建造分离开来,而且根据航行区域的不同和航程的远近,建造了用途各异的船舶。而且腓尼基战船的桨是双层设置的。后来又发展起来了更多层的划桨船。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