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座长三角发展最快速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曾出现过乡镇企业与“苏南模式”、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等一系列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创新。如今,它正以特有的“苏式引才”,阔步向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城市迈进,再次引领海外人才创业中国潮。
惠政策,抢抓“人才第一资源”
苏州抢抓“人才第一资源”,以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创新活动优先支持、人才资源优先布局的“三大优先”战略,全面确立人才的先导地位,不断推出优厚的人才政策,努力营造出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省双创”人才陈恒龙是美国特拉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曾在美国帝国化学公司、特拉华大学担任资深研究员。2011年,怀揣事业梦的陈博士参加了第三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并成功落户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创立苏州益茂电动客车有限公司。陈博士表示,益茂自落户张家港以来,先后获得2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和4000万元政府投资公司投资资金,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对“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资金支持,益茂不会得到今天如此迅猛发展。他预计,2015年益茂产品将全面推向市场,并争取在江苏省新能源客车市场占据20%的份额,同时着手准备在中小板上市。
陈博士对苏州优厚人才政策的感触,海外归国创业的薛松生博士亦有同感。薛松生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加拿大拉瓦勒大学博士后,拥有20年的磁电子行业从业经验,是信息存储、磁传感器、各种专业材料专家。薛博士参加2010苏州创业周,成功落户苏州并创办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办之初,他就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千万元配套启动资金。在创业苏州的2年时间内,他带领10名留学欧美的博士团队成功研发出拥有4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TMR薄膜磁传感器,并付诸于产业化,一举打破了国内磁传感器芯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了解,为吸引国际化高层次人才,2010年苏州推出了“姑苏人才计划”,计划5年内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0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同年,苏州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简称“1010工程”), 拟用10年时间,每年从海外引进10名达到国家“千人计划”层次的尖端人才,100名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
对于引进的这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市政府将给予每人50~250万元的安家补贴,给予创业项目 1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并免除三年租金。给予不少于风险投资基金首次投资额10%的配套投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担保融资贷款、30万元的科技保险费补贴和50万元的贴息资助,并优先推荐到在苏州高校、科研院所担任兼职教授、研究员以及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
优环境,打造“人才创业新天堂”
尖端创新创业人才正在加速集聚苏州。截至2012年,苏州共有高层次人才11.4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5人,继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01人,保持全省第一。对苏州彰显的人才集聚效应,苏州市人社局负责人解释道,绝大部分的人才选择来苏州发展,是想来做事情、干事业的,一流的际遇、优越的创业环境是苏州引才聚才的根本所在。
2011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博士后任辉,受邀参加苏州创业周,这次活动让他充分感受到苏州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促使他选择苏州,创立海狸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致力推动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的产业化。任辉表示:“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坚实,是创业理想之地。目前海狸所在的纳米园就聚集了近三百家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是生物医药类相关企业,形成了完美的产业链,可以说是穿条马路就能找到客户,海狸落户三个月就实现了产品销售便是很好的证明。”
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苏州要努力营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环境最好、服务效能最高、人居环境最佳的人才环境。
当前,苏州三大人才环境持续优化提档:
一是创业环境更优质。苏州市形成了17个国家及省级开发区,64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87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2个企业院士工作站,720个产学研联合体,1006家内外资研发机构,为人才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
二是生活环境更舒心。出台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和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5大类人才将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社保、住房、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游览和咨询11个方面享受全面优待。此外,人才公寓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有序引进,高品质生活配套提档升级。
三是成长环境更健康。积极鼓励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每项可给予5万至10万元资助。专门成立了海外人才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