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是那样的重要,几乎绝大多数人类的智慧都在各种不同的记录中。因此,任何想成长,想更快成长的个人和组织,都必须认真地对待记录——那不仅是对“这一次”的归纳,更是对“下一次”的演绎。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告诫过我们——“烂笔头胜过好记忆”。当时,老师要求我们,把所有自己的感动、把所有眼前的风景、把所有以前的事情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当自己的内心有某种感受的时候,也用笔记下。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老师这样的要求对我们的意义所在,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是那样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我们长大后,却发现老师所教给我们的实际上是那样好的一种方法,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能力,更多的是帮我们培养了一种好习惯,这种习惯会从很多方面帮助当事人……
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需要回国,却在签证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多麻烦。当时,我记录了一次一次打给相关机构的电话内容,记录了一次一次去拜访他们的时间和经过,在他们最终拒绝给我签证的时候,我拿出了这些记录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给我签证,我将采取哪些措施。结果,他们按照我的要求给了我签证。为什么呢?他们发现我是那样的有准备、有策略。可是,其实我只是有一个好的习惯,而当我遇到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曾经的记录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让我找出了他们工作中的很多漏洞,当然他们不希望这些漏洞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他们就按照我的要求给了我签证。
在每一项工作中,甚至可以说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记录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说,在作计划的过程中,你就需要写下你的思路,把你的思路在纸上作出整理。再比如,在执行的过程中,只有相对完整的记录才能够为事后的总结提供线索,也才能够为找到问题的根源提供证据。在工作之后,针对总结的记录也很重要,不同的责任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把他们记录下来,企业就更容易发现谁更勇于承担责任,谁在这段时间里,思想进步得更快,谁能够把企业培训的内容更多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工作中的记录不能是简单的流水账,必须重点突出,必须有相关的格式要求。因为,如果不加选择地把所有发生的事情写下来,还有什么时间去工作、去思考呢?所谓的工作记录是这样的,对于那些重复发生的事情,应该变成某种程序。换句话说,曾经的记录应该被及时转化为方法、标准、程序。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在现场完成的记录,是应该针对问题、针对变化、针对意外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完成这样的记录呢?结合前一节所提到的计划,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是你要在每月、每周、每日最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作计划。而在作计划的时候,你就要为自己的记录留好格式,哪些是重点,你就要在这些地方多设置一些栏目,多给一些提示。
怎样才能让企业中更多的人在工作中完成这样的记录呢?首先,是制度。要让做得好的人得到奖励,做不好的人得到提示,消极怠工的人得到惩罚。同时还要合理地分配记录的负担,换句话说,不是要求所有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要去完成某种记录,而是要有所分工,让工作不忙的人更多地承担一些文字上的工作,让工作责任更高的人执行监督的责任。
不论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还是一个企业,要做到随时的记录、科学的记录,就需要开发出更适合自己的工具——不同的现场、不同的重要度以及不同的问题指向。因为只有这样的记录才能让参与者获利,才能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也才能够让别人更认真地去做,而不是敷衍着去做。
所谓“随时”,在实际工作中是指什么呢?当然不是每分每秒、当然也不是指工作中的所有内容,这一点刚才已经说过了,那么这里的“随时”是什么呢?就是结合计划中的关键所做的记录;就是在每一天工作的开始所做的小计划;以及在每一天工作结束时所做的小总结。当然,再大一点的就是每个月的计划和每个月的总结,在这个计划和总结的环节上,如果让记录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那么企业就会因此更有效地积累经验——让一个人一次的错误被企业更多的人所借鉴,从而让企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让一个人在某个环节上的成功经验能够让更多的人分享,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记录更主要是针对工作的过程,但是也包括计划和总结的环节。所谓随时的记录,其实更多的是指向计划中的要求、计划和总结的环节——哪些环节是关键,那些环节就是随时作记录的点。
随时记录下重点,这项工作的起点不是记录,而是计划。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