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皇帝李自成
“把这些宫殿全部都给我烧了!”他无奈地下令。他非常不愿意下这个命令,因为他本是胜利者。他已经把前朝的皇帝逼得上了吊!何况,他已经收服了前朝的百官甚至太子!更何况,四十二天前他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在承天门挽弓搭箭,一箭射穿那写着“奉天承运”的门匾!他,就是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应不仅仅是“闯王”,在其领导下的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大顺朝,而且成功地攻占了大明王朝的京都。他李自成是大顺朝的开创者,应该和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一样,被后世称为顺太祖李自成!但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只是“闯王”,只是那个曾经打下了北京城,结果仅四十二天后就仓皇出逃,最终命丧他乡的“闯王”!
李自成被后世评价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可这个前奏不是很恢弘。李自成的出身史学界有一定的争论,有的说其家境贫寒,有的说其家境富裕,不过这些愚下并不关心,这些考证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做吧。就先从李自成失业说起吧。
李自成在父亲死后,接了父亲的班,到驿站做驿卒。明思宗在崇祯元年(1628年)对驿站进行了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就这样在“体制变革”中,失业回家了。李自成向来乐于助人。一年大旱,乡亲们都缴不起租子,李自成就出面担保向举人艾诏借了银两缴了税。结果由于乡亲们没有把银子按时归还,李自成让举人一状告到了县衙。县令将他“械而游於市,将置至死”。不过好心必有好报,李自成后来被乡亲和亲友营救出来了。李自成有仇必报,出来后就去找举人艾诏报仇,把人家给杀了。人倒霉,喝口水都能喝出胃下垂,李自成又发现老婆与人通奸,结果他又杀了老婆。这下他就身负两条人命了,没办法,跑路吧。就这样,李自成跑去当兵了。结果这兵没当多久,他又因银饷问题杀了上司和当地县令,这下事情闹大了,于是发动兵变起义。
经过这几件事情,李自成从大明王朝的顺民成为要推翻明朝的起义军的一分子。是的,只是一分子,那时他还不是闯王,他只是明末众多农民起义军中一小支的头领。但像这样一位日后成为领袖的人物,其锋芒是不会被轻易掩盖的。崇祯八年,各路起义军在荥阳召开大会,李自成提出了“分兵定向”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在具体分工合作后,李自成选择了跟随闯王高迎祥一起开进。第二年,闯王高迎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李自成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头领,他继承了“闯王”的称号。
李自成的“闯王”路线图,虽然入局有些偶然,是因身负人命而被迫起义,但入局后的卡位就不简单了。所谓“卡位”,就是在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组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卡住这个位置,自身由于组织的发展而会得到发展。李自成之所以能接替高迎祥的王位,就在于他卡住了位置。
如何卡位?凭借自己的成绩。他提出的“分兵定向”能够得到其他起义将领的认同,这本身就足以让别人刮目相看了,他也可以借此拉开与其他竞争者的距离。要形成卡位效应,有几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要选择一个有足够发展空间的位置。卡位本身并不是目的,卡位的目的是平台发展以带动个人发展。如果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和空间,卡在那里也只能锈住。明朝已经腐朽不堪,如果李自成依然在驿站卡位,老死也就是个驿卒。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推翻这个政权是迟早的事情,作为当时各支起义军中实力较强的闯王部,前途自然远大。
第二,要坚持住。自己发展的脚步小一些都没问题,关键是大目标不变——保持自己的位置不能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目标会更明确,压力也不会太大。李自成并不急于马上得到提升,或者取高迎祥而代之,相反甘心于闯将之位,因为他需要声望和实力的积累,这样才能使日后服众望。
第三,要注意保持距离。当有竞争产生时,需要能拉开自己同竞争对手的距离,即便不能拉开也至少要避免被超越。当然,活着最重要。不管如何竞争,首先要保证别犯致命错误,别还没就位或刚就位就让人给“咔嚓”了就冤枉了。李自成在成为闯王后,就面临被剿杀的危险。
李自成接过了“闯王”的枪,成为西北农民军的首领,当然也就成为明朝廷追杀的主要对象。崇祯十年,他与明军悍将孙传庭激战七天七夜,在遭敌东西夹击的情形下,他带部众冲出重围,长驱入川。崇祯十一年,在川北遭到了明军的伏击,伤亡极大。李自成又准备带兵打出潼关,东进到河南,结果却兵败于潼关。在潼关,李自成军陷入了明军的包围圈。经过几昼夜的血战,伤亡数万人马。他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杀出重围,逃往了川陕楚的交界,从此遁迹。“刘宗敏”这个名字,大家先记住,在后面就是这个人让李自成走上了不归路。
英雄不会就此甘于落寞,他在等待机会东山再起。还好,这样的机会没有让他等太久。
崇祯十二年,另一支起义军将领张献忠,在谷城降明后复叛。李自成闻听此消息后,马上带着仅有的人马赶去支援。虽后被围在四川鱼腹山,但李自成带兵突围,越湖北入河南,会合了河南农民军。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率军攻破了洛阳。这次误打误撞的突围,让李自成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李自成军在河南攻掠,最大目标自然是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此人乃明神宗第三子,万历二十九年,明神宗封此爱子为福王,婚费达三十万金,在洛阳修盖壮丽王府,超出一般王府十倍的花费。除了有钱,福王更有地,神宗皇帝一次就赐田四万余顷。李自成带兵攻破洛阳后,抄获王府、富室存粮数万石、金银数十万。李自成将钱粮土地分给老百姓,使得他深得民心,队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迅速壮大到一百多万人。此时再回过头去看崇祯十一年时,李自成之所以要打出潼关进河南,恐怕是早已看准了这个结果。
不管是起义军还是朝廷军,都要钱粮,没有钱粮就不可能成事。河南百姓虽不富裕,但他有个财神爷,就是福王朱常洵,得河南就得到了这笔财富。河南地处平原,粮食产量巨大,且农民数量极多,拿下河南,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因此,李自成几次三番、不顾一切地入河南,相信也是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他的坚持没有白费,他实现了这一战略目标。从只有十几人遁迹山中,到发展队伍百万之巨,可见李自成超常的能力和洞察力,比这些更让他接近成功的,是他的政治头脑。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率部四十万南下湖广,只用了三个月,便把长江之北的襄阳、荆州、承天、汉阳、德安、黄州等府统统攻陷。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设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元帅府,自任大元帅,并于河南、湖广占领区设置地方政权。李自成聪明的地方在于没有称帝而是自任大元帅。试问,如果他称帝的话,那么,他的敌人就不仅仅是明王朝一个了,所有的起义军都会视他为敌人,因为大家都是逐鹿天下的,谁都想坐坐皇帝的宝座,任何称帝的人都是自己的敌人。李自成不称帝,而是先积累实力,等到翅膀硬了再飞,到那时想不做皇帝都难。与李自成比起来,张献忠就太急进了,刚刚打下了武昌,就建起一个中央政权来。结果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题外话,不多讲。
一方面,李自成发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安民口号,以牢固自己的根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李自成要把队伍变成自己的队伍。虽然当时的军队号称有百万之巨,但成分复杂。有新近农民参军的,有受降的,也有其他起义军投奔自己的。这样一支队伍,如果不能统属一心,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李自成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当时李自成军队中主要有三股势力。除开李自成的嫡系,分别是罗汝才部及贺一龙部。罗汝才是最早的陕北农民领袖之一,实力较强。原来他是跟张献忠打天下的,后两人不和翻脸,罗汝才便与李自成合营。罗汝才部的贡献是很大的,李自成自封“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元帅”时,给罗汝才封了一个“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这是第二把交椅的位置。贺一龙部,原来长期在安徽活动,基本上是独立作战的。后见李自成在河南打得不错,便来河南与他联手。
这样三伙人,并不是同心的,各有各的算盘,不过是暂时的利益让彼此结合到一起。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最先动手打自己的可能就是这两人,李自成决定先下手为强。具体过程,并不新鲜。李自成摆了鸿门宴邀请二人叙事,贺一龙应邀而往,被伏兵乱刀砍死;罗汝才虽然没去,但也被李自成杀于卧室。肃除异己巩固了自己的位置,李自成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他开始走向自己的辉煌时刻了。
这一路下来,李自成势如破竹。先是与孙传庭大战,李自成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后截断其粮道,大破明军。孙传庭部被杀四万余人,损失甲仗马骡数十万,后仅率数千人北渡黄河,绕道山西垣曲县而至潼关。可潼关这次没能阻挡李自成,李自成大破潼关,紧接着下临潼,兵指西安城,杀秦王;攻克兰州,杀肃王;其他各路人马也分别攻占甘州、西宁等重镇。至此,李自成在长江之北,已占半壁江山。军事实力上,他占有绝对优势。该是称帝的时候了。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统率主力,由西安出发开始东征,直杀北京。一路之上,所遇抵抗很少,到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已经来到了北京城外。三月十八日,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仪门,向农民军投降。也就是在这一天,崇祯皇帝又下了一次“罪己诏”。在得知外城失守的消息后,崇祯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乐安公主、昭仁公主等,而后走上煤山上吊自杀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在众人的簇拥下由德胜门进城。在承天门,李自成挽弓搭箭,射穿了写着“奉天承运”的门匾。这宣示着明王朝的彻底覆灭,李自成进驻北京城。
在李自成一行进宫时,明朝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伏地不起,在那里迎接李自成。李自成命人扶起。后不久又搜得崇祯的其他两个儿子永王、定王。李自成安慰他们道:“今日即同我子,不失富贵!”李自成为什么不杀他们,还要将他们当儿子对待,保他们富贵荣华?
李自成虽然草莽出身,但却能很冷静地分析环境。例如,当年他就分析出农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注意笼络百姓。他给军队规定:行军不住民房,自带帐篷宿营;损坏庄稼,严厉处罚;公平交易,平买平卖,不滥杀人,不奸淫妇女。在《搜闻续笔》中记载李自成曾发布告示说:“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把土地分给农民,并取消明朝的赋税剥削。正因如此,李自成的军队数量才会在几年间呈现几何级增长。这一次李自成不杀太子,自然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虽然攻占了北京城,但当时中国还不完全是他李自成所有,明朝的残余势力仍在。另外,虽然掌握了政权,但他李自成打仗还可以,治理国家他还不懂。就算他懂,他也需要很多人来帮助他。为了招降残余势力以及笼络前朝旧臣,李自成很聪明地打起了太子这张牌。这有点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不同的是这次李自成是以太子做榜样:前朝太子都投降于我了,你们其他人还守护大明个什么劲;前朝太子我都容下,难道你们这些前朝旧臣我就容不得吗?事实证明,李自成这样做没有错。
明朝在京的官员们“衣冠介胄,叛降如云”,官员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吏政府报名请求录用,甚至有人说:“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他们也真敢比,居然拿魏征说事,那意思魏征当年不也是被李世民俘虏后归顺了唐太宗,一样成为一代名臣。这些招降的旧臣,并不能得到李自成的重视,相反,他对这些降臣十分地鄙视和厌恶。他曾对手下人说:“此辈无义如此,天下安得不乱?”但有一人他李自成不能忽视,这个人就是吴三桂。
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手握重兵,治军有方,勇冠三军。年轻时曾亲率几十名亲兵在皇太极的重兵之下解救出自己的父亲,令皇太极十分赞赏。后吴三桂代替其父当了山海关总兵,屡败皇太极和多尔衮,使清兵难越雷池一步。这样一员虎将,李自成自然知道其分量。得此人归顺,则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同时又为自己抵御清兵添了一道有力屏障。
李自成在没进京之前,崇祯已经指示吴三桂弃宁远回援京师。结果走到半路上却听说李自成已经占领了北京城,吴三桂陷入了两难境地。此时李自成头脑还是很清楚的,入京后即派人持檄招抚吴三桂,表示他归大顺后“不失封侯之位”。有了这句话,吴三桂动心了。吴三桂继续向北京开进,并告知沿路百姓:“本镇率所部朝见新王,所过当秋毫无犯,士民不必惊恐。”吴三桂准备投降了。这个时候,李自成命中注定的“催命鬼”刘宗敏再次登场。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命刘宗敏主管派饷和收编前朝旧臣的工作。刘宗敏准备好了五千副夹棍。此类夹棍,十分厉害,夹人无不骨碎。因此,刘宗敏一开始工作,就哀号遍野,倒霉蛋里就包括了吴三桂的父亲。同时,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给奸污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愚下以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仅仅为这个,当年崇祯把他的父亲和妾室接到北京做人质的时候,他早就怒了。当时没怒而现在怒,是因为他是真的伤了心。听了新主子许诺自己“不失封侯之位”,自己心里乐得屁颠屁颠的,以为自己挺重要是块香饽饽。结果呢,人家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儿,连他的老爸和女人都敢动,他吴三桂就是再傻,也能想明白,自己一旦到了北京被人家解了兵权后,会是怎样一番境遇。可反过来看李自成,虽然祸是刘宗敏闯的,但他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既然已经知道吴三桂重要,既然已经有心拉拢人家,为什么不把事情考虑仔细些?如果他能在第一时间就将吴三桂的父亲和妾室保护起来或者礼遇起来,刘宗敏也就没有机会闯这个祸。要知道在吴三桂没有到达北京之前,任何一个细微的变故都可以让吴三桂本就不坚定的想法改变,因此,对待吴三桂的问题就没有小事。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这些小事,所以酿成大祸。再说,即便事情发生了,也不见得没有周旋的余地。他吴三桂并不是真的心疼老爹和女人,他只是担心自己将来会受到什么样的遭遇。因此,如果李自成能够马上将刘宗敏抓起来,哪怕只是做做样子训斥一顿,也会让吴三桂心安些。可惜的是,李自成没有这样做。于是吴三桂怒了,他与李自成撕破脸。吴三桂造了李自成的反,这对造反起家的李自成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他决定带队亲征山海关,结果此一去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美梦。
李自成带领着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开往山海关攻打吴三桂,虽然这些士兵那么不愿意离开繁华的北京城。身经百战的李自成没有将吴三桂放在眼里,在他的印象中吴三桂不过是一员猛将,而他手下只有数万明兵而已。但他错了!吴三桂的兵虽少,但却是他李自成从没见识过的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
在李自成的眼中,明军没有战斗力,确实,他一路向北京而来,几乎是兵不血刃。太原城下,明军仅勉强支撑了两天,便打开城门投降了;抵大同,大同总兵姜瓖投降;抵宣府,总兵王承胤开门投降;抵居庸关,守将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这一路下来,李自成几乎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抵抗。在《甲申传信录》有这样一段记录:李自成攻北京,明朝守北京的大营兵四十余万,部将数以千计,“临敌力战,死于疆事者仅二人而已。嘻!”四十多万明军中,战斗而死的只有两个人!因此,李自成认为明朝军队没有战斗力,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但吴三桂的军队不是,这是一支驻守边关的军队,这是一支与皇太极、多尔衮率领的清朝军队战斗了多年的军队,这是一支将清朝军队拒之门外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没有战斗力。双方刚一交手,李自成就知道自己评估出现了错误。自己的大队人马与人家几万兵马战得是难解难分,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一边倒。
李自成更错的是,他以为吴三桂是一个人在战斗。李自成的人马多,山海关的战斗持续一段时间后,吴三桂的人马逐渐已经处于下风了,可就在这时,一支,不,是一大支辫子军从后面掩杀过来,清朝的军队来了!清军怎么会半路杀出?
吴三桂与李自成撕破脸后,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兵力,是无法同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进行对抗,所以他以大明朝孤臣义士的身份,向满清“借兵复仇”。清朝军队早就想进关杀入中原,但一直没有机会。此次吴三桂先是奉崇祯命放弃宁远,已经让多尔衮笑开了怀。没想到,半路上吴三桂造了李自成的反,使得吴三桂不得不向自己求援,多尔衮牙都快笑掉了。
山海关之战意义重大,多尔衮是以倾国之力参与的,为的就是一击毙命。但多尔衮并没有马上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只是将兵力囤积在山海关附近。吴三桂与李自成双方人马开战后,多尔衮也是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吴三桂逐渐不支,不得已答应了他全部要求后,多尔衮才命大军全线压上。这一来,来的不是一点,是很多,是超过李自成军队几倍的、以逸待劳的生力军,是骁勇善战的满清骑兵!李自成最错的地方就在这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把吴三桂逼得和另外一个敌人清朝团结起来了,而他居然在出战之前根本就没把清朝算计在内。
结果不言自明,李自成山海关大败!这不是普通的一败,而是决定生死的一败!大败后的李自成回到北京城,本想重整旗鼓再战山海关,却忽然发现自己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了。李自成率残兵遁回北京时,大军仅剩几千骑兵,步兵全部在山海关及沿途被杀。这次败兵入城后,城内大顺兵皆知末日将至,完全丧失纪律,开始在北京城内掳掠。此时,刚刚招降的十几万明朝政府军立即抛弃了他,这很正常,这支队伍本就不是李自成的嫡系,更何况几个月前还是他李自成的敌人,此时敌人落难,能指望他们共甘苦吗?至于其他旧部,更不用说,本就是离心离德,更何况当年李自成肃清异己时的残酷手段。风向顺的时候看不出什么,一旦风向变了,这些墙头草肯定也要马上个人顾个人了。
此时再去反思李自成的一些做法,就要慨叹其急进了。收降而不整顿,不过是名义上的变化,不过是服装上的变化,那些并不是自己的军队!一个人有野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与野心对应的实力!李自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等待条件的成熟!如果李自成不马上攻打吴三桂,而是整肃军队,做好各方面关系的调和与融合,就会有真正的实力,而不只是所谓“百万”的数字美景!
山海关一败对李自成的打击是致命的。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草草登基,仪式刚结束,李自成便下令焚烧宫殿和各门城楼,全线撤退。这一次溃败,李自成没能如以前一样爬起来!后来李自成的死因一直为后世所争论。就连清朝修撰的《明史•李自成传》也没有搞清其殉难经过。关于李自成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自缢说、战死说、误死说、斗死说、病死说等,众说纷纭。
总之他死了,而且死得很凄凉!从崇祯十年成为闯王,到崇祯十七年退出历史舞台,仅七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经历了死里逃生,也经历了率百万之众推翻明朝的辉煌,曾为流寇、也为大顺国君,几起几落,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令人惊叹!
从失业游民到杀人逃犯,再到起义军将领再到开创大顺朝,直至兵败山海关,李自成的一生不能不说是传奇。他的成功与失败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先说说成功吧。李自成的成功路上有几个关键点:投闯王高迎祥——成为闯王——攻破洛阳——肃除异己——攻占北京。回头去看,这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但实际对当时的李自成而言,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他只不过是顺应时势做了该做的事,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在服从大的战略目标下进行的选择。攻破洛阳是为了扩充实力的战略目标,肃除异己是为了将部队统属一心的战略目标。每一件事情可能在其中会出现一些差错,但总体上是向一个方向做努力。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李自成并不是一下子将所有规划和战略目标做好的,他只是在特定的节点目标实现后才开始制定下一战略的。为战略做事,根据战略实施进展制订计划,李自成的成功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在结果目标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向前走!
经过多年的疆场拼杀,李自成终于实现了他的最大目标:打进北京城推翻明王朝,此时的他有理由傲视天下。是的,他打下了北京城,逼死了前朝皇帝,收服了前朝太子及百官。因此,当他带领着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开往山海关攻打吴三桂的时候,他一定踌躇满志,一定把此行当成自己检视全国的一次预演。但从他踏上征程开始,他的噩梦也就开始了。其实,山海关一战是李自成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失败之一,但这一次失败却使他从此再没站起来,因此,这次失败原因很值得研究。查找一下原因可以发现这么几点:吴三桂先降后反,因为李自成从心里没有重视他;认为吴三桂的军队不堪一击,这是李自成从以往明军没有战斗力的经验进行的判断;认为自己只是同吴三桂交战,因为李自成此时已经没有兴趣再去做战前准备;部队兵败如山倒分崩离析,因为以为坐拥天下已经忽略了队伍建设。看了以上的原因,我们知道失败是从李自成那颗被胜利膨胀的心开始的。李自成的失败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骄傲最容易让自己犯错!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