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记者在深圳拍到了一组彻夜排队的镜头,只不过,拍摄地点不是在火车站,而是在当地社保局的服务大厅,马上要回家过节了,这么多人跑到社保局排大队,到底为什么?
1月18日,清晨7时,天刚放亮,在深圳市社保基金个人服务中心,记者拍到了这样的场面,近百人紧紧地挤在一起,排在服务中心大厅的门口,而这个时候距离早上上班还有两个半小时。据了解,这些深圳打工者都是来办理退保的。
所谓的退保,实际上就是退掉养老保险,而自从服务大厅2003年开始办公以来,每年春节前这里都会聚集如同潮水一般前来退保的农民工,曾经发号达到4000多人一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月(2007年12月)大概有28000人左右。”
社保缴费方式
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单位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参保,等到未来退休的时候再领取养老金,在我国,养老保险是五大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国家法律规定,所有的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可是,如果一旦中途退保,职工之前缴纳保险的年限就不再计算,按照这条规定,提前退保显然并不划算,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抢着退掉保险?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国务院又发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我们现行的社保缴费和将来领取原则都源于这两个条例,按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而养老保险的缴存,原则上个人缴纳不超过每月工资的8%,企业缴纳不超过20%。
比如在深圳,职工每月工资中,有8%的扣除是用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累计到个人账户里;同时,企业要为该职工上缴10%的社保养老保险费,累计到社会统筹账户上,以一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的人为例,每月个人缴纳80元记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100元记入社会统筹,如果他缴纳了15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交了14400元,社会统筹交了18000元,总共32400元,假定这个人60岁退休,按照深圳市养老保险金的现行计算办法,不考虑利息、通货膨胀以及深圳月平均工资的变动,他每月有退休金398元,以平均寿命72岁来算,可以拿12年退休金,总共是57312元。
这样计算下来记者发现,这个人如果交够了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到的总的退休金将会是他个人账户的近4倍,相反,如果他中途退保,则只是一次性取走他个人账户的钱。
无法异地交保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说以后参保人要在深圳这边办理退休的话,就必须在深圳这边累计交满15年,然后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年,也就是60岁,你才可以到深圳这边办理退休,如果你在其他城市交的话,我们这边是没有办法承认的。”
一位名叫巍威的深圳打工者,曾经在上海、广州、深圳都打过一段时间的工,也分别在不同的城市上过养老保险,但是现在,他却面临这些保险不能合并的问题。
工作人员告诉魏威,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以后接着在深圳这边累计交满15年,二是其他城市比如上海的社保局同意接收,三是转回他的户口所在地,听上去解决办法好像很多,但这几条路真的走得通吗?
首先,魏威发现要把其它城市的社保转到深圳,有一道硬杠杠,就是深圳户口,魏威现在不是深圳户口,没法在深圳续交;而转到其它城市累计同样也不容易,魏威没有把握可以在上海开到接受证明;第三是转回户口所在地——一个遥远的农村,这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巍威来说,那就失去了养老保险本来的意义,没有企业为自己缴纳的部分,那就变成了自己钱存活期存款了。
地方利益成转保障碍
从深圳市社保局记者了解到,2007年深圳的共有493.9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保的人数为83万人,而成功转保的人数只有9672人,也就是说,深圳每10000个参保的人中就有1680个人退保,而每10000个参保人中成功转保的只有19人,比例仅为退保人数的1%,那转保怎么就这么难?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社会保障课题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员唐钧说,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地方统筹,转保的重重障碍背后是一本地方账。
唐钧说:“农民工退保把自己交那部分钱拿走了,但企业交的那部分钱就留在当地了,企业交的那份钱是20%,个人交的钱只有8%,当地就挣得很多,所以这是一大块利益。”
唐钧告诉记者,交保险时个人的8%和企业的20%被分别记入个人账户和共济基金,对应的是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因此养老金的总金额都会远高于个人账户中存入的钱,按照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转移办法来看,转保只要求转个人账户的部分,这样的话,接收个人账户,转入地实际上是吃亏的,因为转入地将承担加上共济基金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但又没有收到这个共济。
反过来,退保给地方带来的好处却显而易见:退保只能退出个人账户中的钱,而企业缴纳不超过20%的部分归当地社保基金共济所有。因此出现了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接受外地转入,对于退保倒是大开绿灯。
解决方案正在研究
深圳是国内农民工参保覆盖面最广、参保人数最多、参保比例最高,并最早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的城市,但是在深圳目前为止享受到养老保险退休金的人数为12.74万人中,非深户籍仅230人,两个数字差别巨大,那么怎么才能够尽快缩短这个差距,让农民工除了退保一条路之外,还有享受社保的可能?
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副局长杜斌表示:“我们提出来为了减少农民工退保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应该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转移机制。”
但是杜局长告诉记者,尽管有了想法,建立起转移机制,要一个地方去做这种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杜斌说:“深圳市的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他的退休金在全国来说,应该说是比较高的,甚至是最高之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地都可以随意转移的话,那全国都不在深圳干或来深圳干几个月就把整个关系转过来,深圳市这个养老保险制度是会承受不了,我们也向国家提出我们的看法。”
退保潮考验执政理念
以前人们讲究“养儿防老”,现在防老的办法是缴纳养老保险。可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很多地方,农民工却正在掀起退保热潮,准备套现养老钱,使劲攥在手中。
我们的劳动保障部正抓紧研究相关的解决方案,我们呼吁这些方案一方面能够尽快出台,另一方面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保障,不要让养老保险变成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