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度创新
(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全面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责,抓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和典型案例宣传。有效发挥人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部门职能作用,抓好各自领域和系统的人才工作,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沟通与合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团结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引导各类行业协会、人才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各类人才搞好服务。
健全党管人才科学决策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职责和工作规范,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健全务实高效的协调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抓人才工作的职责、承担的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理顺关系,加强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督查落实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完善党管人才的基础上,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实现市场导向的人才工作体制。按照放开搞活和科学规范的原则,深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扩大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坚持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机制创新
(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坚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开发规律,以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大教育、大培训模式,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培养杰出人才。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将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德才考察标准和考察办法。建立健全公务员岗位考核制度,将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要求具体化。制定实施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业绩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办法,推进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探索建立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探索建立渔农村实用人才分地分级评价办法。建立多主体、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允许专业化机构和行业组织成为评价主体。
(3)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岗能匹配,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探索公务员聘任制,建立完善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市场化,积极探索市场配置和组织选拔相结合聘任选拔机制。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分类管理。积极推进政府雇员制,探索建立关键岗位、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
(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定期编制和发布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海内外人才通过创办企业、技术入股、承包经营、合作开发、咨询顾问等形式来舟山工作。鼓励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艰苦岗位流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渔农村就业创业。大力整合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禁止等制度。制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之间合理流动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资源服务机构,鼓励中介服务机构跨地区经营。
(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与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以住房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建立与责任、风险、业绩相挂钩薪酬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完善人才奖励体系,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对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的给予配套科研经费资助;对选拔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发放政府津贴。鼓励社会团体、企业设立人才激励基金,加大人才奖励力度。探索补充养老、补充公积金等方式,完善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妥善解决引进人才在科研、住房、医疗、保险以及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推进人才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安居问题。
五、重大工程
(一)群岛千人计划
重点围绕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人才+团队+项目”模式,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成功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到2020年,累计引进和培育1000名左右创新创业人才。
(二)海洋新兴产业人才储备工程
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载体,联合科研院所和各类高校共同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储备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人才优势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到2020年,累计引进和培养2000名左右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三)海洋创新团队培育工程
构建连续稳定的支持机制,集中优势力量,在海洋经济重点发展领域、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战略产品、推广重大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海洋文化、人文领域培育一批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到2020年,努力培育150个左右创新团队。
(四)海岛党政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突出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有计划开展党政人才大规模培训,每5年轮训一遍,提高党政人才面对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加强与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大规模、经常性公务员培训机制,继续办好MPA等专业学位班。从2010年开始,每年选拔50名党政领导人才赴境外专题培训,选拔100名党政领导人才赴国内知名高校培训。
(五)海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着眼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决策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从2010年起,每年选派50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知名高校、境外专业机构进行培训,每年进行正常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轮训。到2020年,培养造就30名左右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能够带领企业跻身国内500强或在国内外上市的优秀企业家,500名左右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
(六)海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学技精深、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2010年起,每年组织选拔80名左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到知名高校培训深造或到全国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学习。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000人左右。
(七)海洋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培育一批知识型、复合型、匠工型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在全市建立5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高级技师总数达到10000人左右。
(八)海岛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渔农民增收、渔农业增效、渔农村发展,以提高渔农村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为核心,培养一批掌握实用技术、具有经营能力的渔农村创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500名左右渔农业专业大户、渔农业经营能手和渔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
(九)海岛社会文化事业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提高全民素质、完善医疗服务、发展海洋文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培养一批以教育、卫生、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名左右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200名左右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100左右海洋文化名家。
(十)现代海洋物流高端人才开发计划
紧密围绕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的“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专门研究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育一批能带领行业发展的领军型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一批能支撑行业发展的高素质现代物流人才。到2020年,累计引进100名左右领军型、专家型港口物流人才,共培养1500名左右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十一)国际海员基地推进计划
围绕发展大航运,做大做强舟山海员品牌,造就和培养一批掌握现代航海相关理论,具备较高实操能力,能胜任现代化航运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到2020年,力争把舟山打造成全国性的海员培养基地和海员人才交流市场,累计培养15000名左右海员。
(十二)海洋人才安居工程
围绕打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安居环境,采取集中建设和配套建设等多种形式,在产业集聚区、高科技园区、海洋科学城等区域建造一批人才保障性住房,供引进人才申购和居住。到2020年,累计提供1000套人才保障性住房和1000套周转住房。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