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013-07-15 20:32:27 来源:中工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偏弱
分析人士认为,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偏弱。随着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下降,“招工难”将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的落后同样加剧了就业难问题。去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不仅占比首次出现下降,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相当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出现下降。专家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年份。由于人口红利的枯竭,未来就业市场的发展难免发生剧烈变化,破解结构性难题的根本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就业观念、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等制度性改革。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未来制造业在数量上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升级改造、提高科技含量。目前生活类服务业的工资水平较低,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会推动城市工资水平的上涨,倒逼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新进行结构升级,从低效行业转为高价值部门。”
从国际经验看,通常在第二产业升级后,白领、灰领岗位的供给会增加,尤其是技术工人的需求会大量增加,同时传统意义上“傻大黑粗”的岗位会明显减少,大部分劳动力应转移到第三产业。研究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70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调整产业结构、拓展第三产业能释放大量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题。
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非常落后,这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劳动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只有36%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0%-60%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一方面需要大力发掘我国的内需潜力,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时间、人力以完善劳动者的技能、提供素质培训,使他们能真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后现代服务业以及其他要求更高的行业的需要。“否则即使有了岗位,他们也不能适应。”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看来,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简单体力劳动的需求,增加对脑力劳动和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其次,要加强对劳资关系的法律调节,特别是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的维护工作。他建议,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同时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劳动就业向技能化转变。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