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借鉴韩国、日本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成功经验, 2008年7月16日至26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学习考察代表团”,在参加了浙江省与全罗南道缔结友好关系十周年庆典活动后,顺道赴韩国、日本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先后与所到之处的政府和企业家进行交流,现场参观企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国际竞争激烈、本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韩国和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两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两国中小企业也曾经历过由于模仿假冒、长期从事低层次产业而导致的产品信誉过低、企业利润过薄等阵痛,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两国中小企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战略为引导、品质为关键、创新为核心、人才为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企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增强战略力
主要做法:日本、韩国经济从二战后开始重新崛起,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形成了以丰田、索尼、佳能、松下、三星、LG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些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绝非偶然,其主要得益于明确的长远发展战略。上世纪80年代,资金、设备、技术、生产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哪个企业能够拥有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哪个企业就可以取得比较大的发展。因此,韩日企业开始普遍实行制造与质量管理战略,在技术先进性和产品丰富性上走在了世界前列。90年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不再是如何把产品高质量的生产出来,而是如何销售出去。从而在价格战、概念战、广告战等传统的营销模式上进行变革,通过品牌建设构建企业的营销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课题。韩日企业开始实行营销与品牌管理战略,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实施精品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二次创业,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全球影响顶级电子品牌。进入21世纪,由于连续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和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再加上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韩日中小企业普遍也受到一定影响。但韩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实行调整与重组战略,中小企业加快了集团化步伐,形成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集团,整合了大量分散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保持了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启发: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嗅觉”越灵敏、眼光越长远、准备工作越充分的企业,就越能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在转型升级中获得发展。当前我省许多中小企业正面临巨大压力,但也有许多中小企业能迎难而上,加快发展,这些企业早有“看10年做5年”的卓识远见,在转型升级、风险防范上走在前面。由于历史与产业的原因,浙江企业战略投入力一直是软力。因此企业在转型升级当中,只有提升企业战略力,加强长期性战略布局和规划,增强预见性,加大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建议:在政府层面,要组织开展全省产业发展调查与产业成长性评价。目前我省到底哪些产业成长性较好,哪些产业已丧失成长性,调整哪些产业,扶持哪些产业,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开展产业成长性评价,掌握全省产业发展状况,与国内外相同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为调整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企业层面,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过去浙江企业拥有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必须要科学系统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当前我省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针对5-10年发展远景的战略性规划和投入,更多的是跟随市场而无法引领市场。要根据当前我省转型发展的总体需要,遵循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发展状况,考虑已有资源,逐步明晰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对中长期发展作系统、全面、科学的规划。要发挥我省中小企业长期实行低成本经营战略的宝贵经验,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专业化生产、固定时间结算、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减少库存等多种方式,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要在成本领先战略基础上,制订差异化战略和市场集中战略。前者要求企业在市场不景气时细分市场,以特色化的产品迎合子市场,从而度过危机。后者要求企业目标集中,坚持做一个产品,以便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二、注重企业品质经营,提升产品力
主要做法:在日本经济崛起早期,日本产品也是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以模仿、贴牌加工甚至假冒等方式快速占领市场的,但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这种发展弊端就日益显现出来,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和倒闭。发展的阵痛让日本中小企业开始重新思考,转变发展思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加强了品质经营,提高产品力。其核心是从经营品质、产品服务品质、个人行动品质、工作活动品质、社会品质、企业成果品质、企业形象品质等七个方面,通过设计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收益模式,将成本控制贯彻到整个经营过程中,并运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技术方法,达到全面提高经营品质的目的。索尼、松下等日本知名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就得益于此,韩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品质也是认真借鉴日本企业精益生产方式的结果。目前,韩日中小企业已经普遍建立起朴素而实用的经营哲学,这也是其在世界舞台后来居上的重要法宝之一。
启发:韩日企业品质经营显著提升了产品力。产品力是产品信息在百分之百地准确传递给顾客的情况下,受到顾客和社会的青睐程度。浙江企业过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巨大的本土市场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本土市场让浙江企业在产品本身并不突出的情况下通过本土化的渠道和促销取得对国外产品的优势,而廉价劳动力让浙江产品能够以较低价格走向国际市场。但是随着本土市场的成熟以及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消失,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正在消失。因此必须转变经营模式,在产品力上狠下功夫才能突出重围,走出一条有浙江企业特色的全新发展道路。
建议:在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尚无法全面实现韩日企业品质经营模式的情况下,要重点实施质量优先策略,在品牌建设上寻求突破口,把品牌的建设和推广作为当前发展的关键,通过品牌建设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吸收和借鉴韩日品质经营的成功经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改变目前粗放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坚持持续改进,追求精益求精,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质,走内涵型发展道路。要克服品牌管理与经营的功利性、盲目性和短视性,重质量、创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自主品牌率,从无牌到有牌,从贴牌到创牌,从地方品牌到全国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形成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群体品牌三者互动的格局。
三、注重企业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力
主要做法:韩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的一个直接体现是在对科技研发的重视上。韩国企业办研究所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47家猛增到现在的近4000家,企业研究人员由数千人增至近4万人,千名职工拥有研究人员45.1人,达到英法水平。企业的研究开发总投入由1989年的约28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指标在国家研究开发总投入中的比重超过美、日、德,居世界首位。形成了企业发展和产品竞争的技术支撑,加速了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企业消化改良国外技术的能力,使产业技术迅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目前,韩国已成为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半导体等产业的世界十大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同样,日本企业历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在七、八十年代为美国人的专利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日本企业普遍意识到,只有真正建设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够确保公司在成长为世界性企业的同时,保持长期的领先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此后,日本企业就把研发确立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资金投入、战略倾斜等方面持之以恒,诞生了佳能、NEC、日立、松下电器、索尼以及三菱电机等走在全球技术前沿的知名企业。
启发: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核心技术就意味着企业有机会攫取商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部分,并引领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在以后竞争中继续占据优势地位,为企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虽然决定企业成功的原因多样而复杂,但高科技企业重视专利,重视技术研发,无疑是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一个关键因素。
建议:当前我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要推进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组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组织力量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机制。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平台,支持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在研发、信息、物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功能。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公司等参与平台投资建设。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拓展联合领域,提升联合层次,创新联合机制,引导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用联合方式。鼓励和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用联合体。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四、注重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开发,提高人才驱动力
主要做法:目前,韩国、日本已成为全球高科技人才、金融人才的聚集地,人才科技贡献率、经济效益产出率稳居世界前列,人才的大量聚集为两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两国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普遍把人才看成是“企业之根”、“企业灵魂”、“21世纪的竞争力”,把对人才的投资视为“最有价值的投资”和“对未来的投资”,崇尚关于人才的至理名言。二是从发展需要出发辨证认定人才。两国企业对人才的界定,并非统而论之,而是根据企业特点和需要而定。但普遍遵循较为一致的人力资源开发原则,即通过提供多样的人力开发和项目开发,传播未来和共有价值,培养革新主导型人才和各个领域内能创造卓越经营成果的专家,促进和提高解决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是建立多样化的人才管理与成长体制。普遍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长机制。例如光阳制铁对人才的培养就着眼于国际融合,以海外留学和MBA学习为主,对未来潜在核心领导实行自由选择式的教育制度,每年不仅在企业内部选派20人出国留学,而且从国外选拔一定优秀人才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务教育。
启发: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达国家凭借人才优势,掌握着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企业要发展,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驱动。只有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必须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促使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吸收、用好、留住人才三个环节入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克服近亲繁殖的狭隘观念,以事业留人、以环境留人、以感情留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按照绩效挂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进职业经理人年薪制。要对业绩突出的企业经营者、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除增加薪金外,给予相应的股权或期权奖励。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开支。要结合当前我省转型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国际化视野广阔、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加快推动我省中小企业主由“老板”向企业家的转变。
当今世界正走向经济全球化,通过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创造更便利的环境,开展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各方发展的共同需求。浙江与韩国、日本友好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各方在很多经贸领域还可以更加注重合作借鉴,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发展。一是增进中小企业相互了解促进合作。充分发挥我省与韩国、日本友好交流传统,建立中小企业交流互访机制,增进中小企业相互了解,促进多领域合作。举办中韩、中日中小企业贸易博览会、展览会、经贸合作和技术交流洽谈会,互派公务员或企业管理人员到对方见习、挂职锻炼。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联系专门机构,建设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开辟对方市场提供全方位咨询和服务。二是促进浙江与韩国、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贸合作。当前,浙江与韩国、日本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创造巨大的市场商机,吸引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企业来投资创业。我省要多为企业牵线搭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勇于走出国门,到韩国、日本进行投资开发,拓展发展空间。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