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企业为了快速打开市场,决定实施“低价、规模化”营销策略;同时,企业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规定凡是高价销售的产品,超出企业底价的利润空间由员工和企业均分。此政策的出台对员工刺激极大,大家激情澎湃,都想着多赚一点钱。
小王和小刘是企业的两名营销骨干,两人的做法有很大差异:
小王牢记“高价销售的产品,超出企业底价的利润空间由员工和企业均分”这个政策,一门心思就想着获取“暴利”。企业产品正常售价是3万,小王就坚持报价6万以上,甚至达到12-15万,这样一单下来,小王就能得到2-6万的提成;同时对于其他“金额和利润空间太小”的产品,小王根本不上心,也不去关心和投入。两个月下来,小王签了一个“大单”,三个小单,提成不错,但是企业领导非常不满意——因为企业出台这个政策,核心目标是“量利结合”,尤其是要快速提升销量!
小刘很好的领会到了企业目标,并将自身员工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全力追求“低价、规模化效益”,同时在合适时机,高价销售产品。企业领导非常欣慰,并不断将一些重点客户、大客户移交给她,小刘越干越起劲。同样是两个月下来,小刘签了二十多个单子,其中金额较大的单子也有三四个。企业阶段性考核,直接将小刘提升为营销经理,使得小刘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述案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我们的员工都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了“企业目标”,导致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严重碰撞,最终员工很受伤,企业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员工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1、认清企业目标。清晰了解企业出台这个政策的目标,然后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尽量保持一致。当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时,员工往往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企业给予的最大收益;同时企业也会发展越来越好。否则就是两败俱伤,最起码员工会很受伤!
拿上面案例来说,本来小王和小刘都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但是,由于小王理解失误,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没有保持一致,所以失去了提拔的机遇。
2、学会换位思考。聪明的员工在企业政策出台后,都会选择“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企业需要我们员工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才会让企业满意,同时还让我们收益很大?”……
员工一旦学会换位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企业的目标;然后结合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保持与企业目标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回报”。
3、全力做好销售业绩。也有很多基层员工会这么说:“我脑子不大好使,不想去思考这么复杂的问题。企业只要告诉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即可!”这个思路也是非常正确的,恰恰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员工强执行力”的表现。
员工在很多时候,根本不用多想企业的目标,只要记得一条:全力做好销售业绩!那么回报必然是丰厚的。
任何一个企业,出台这样那样的政策,最终目标肯定都是为了“好的业绩”。所以,员工做好“量(数量)”和“利(金额)”,那么回报必然少不了,肯定也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了。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在没有业绩时,或者是在业绩还很糟糕的时候,就一直在盘算:“我该得到多少提成呢?”这样的思路很不利!
聪明的员工,会选择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因为这是员工能够获取最大回报的唯一捷径;企业设置目标时,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具体需求,争取最大限度发挥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双丰收”!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