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人力资源 >> 员工管理:“放养“业务员的企业病态

员工管理:“放养“业务员的企业病态

2010-04-13 13:37: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国内企业对业务员管理大多采用“放养”方式。

  业务员分散到各地市场,一人负责一片区域。区域或大或小,或贫瘠或富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业务员“一脚踢”,事无巨细都要管。人人都是诸侯,个个列土封疆。

  一般有两种“放养”形式:

  一种是常驻各地分公司或办事处,这类业务员戏称自己是“完全放养”。

  一年之中,只允许偶尔回家。除了休假、述职、回总部开会等少数机会,基本上是扎根于当地。有人甚至是今天招来,明天就上了战场。

  另一种是每月下去“跑市场”的,属于“部分放养”。

  月初从总部出发,写好了计划、带着任务下去,直到月末才回来,一般出差天数每月也要在20天以上。

  在市场上,成千上万的业务员就是如此劳碌奔波,这种方式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不过,习以为常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

  老总的困惑:业务员价值何在?

  一位企业老总向笔者谈过他的困惑。

  “营销总监天天向我要人,每次谈完工作肯定扯到这上面来。总说竞争对手又招了多少业务员,逼着公司增派人手”

  “就是现在这几十个人,我还觉得多呢。业务员在市场上有睡大觉的,也有游山玩水的,有的区域长期空缺业务员,代理商也卖得很好。我看业务员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大价值,少用几个完全可以”。

  这种想法并非个案,企业在市场上没有业务员不行,人多了又觉得浪费。一个业务人员一年就要好几万的费用。有百八十个业务员,就要花近千万的费用,着实让企业心疼。

  最关键的是,业务人员的价值比较模糊。

  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各自为战、脱离企业视线,他们做了什么,对业绩有何直接帮助,企业知之不详。

  即使区域销量有所增长,那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企业看来,产品、价格、技术含量、品牌影响与市场投入,这些宏观因素的贡献似乎比业务人员的微观努力更大。

  一个业务人员一年就要好几万的费用。有百八十个业务员,就要花近千万的费用。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脱离企业视线,他们做了什么,对业绩有何直接帮助,企业知之不详。

  营销部的困惑:销量怎么上不来?

  业务员长期在外,如何有效管理成为营销部门最头疼的事。

  于是,防业务员甚于防贼:

  怕他们不出工,实行座机电话报到,业务员到了一个地区,必须用代理商的本地电话打回总部证明,免得他们躲在某处享清闲,虚报差旅费;

  怕他们出工不出力,建立市场日志,每天的工作要详细记录,以备公司检查,免得他们应付工作;

  怕他们出工出力却不出业绩,又搞了一系列的评比与奖励,每月下发一大堆计划与表格,考核指标多如牛毛。

  即使这样,销量增长还是不如人意。部门经理很奇怪,该管的地方都管到了呀,兄弟们也都挺卖力,怎么结果就是不理想?

  业务员的困惑:我们学到了什么?

  “走出校门直接应聘做了业务员,后半辈子就算废了。”

  这是某些老业务员多年后的感慨。在市场上混了几年,好的没学到,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似乎都沾染上了。

  年轻的业务人员是一张白纸,遇到老谋深算的代理商,遇到刁蛮计较的客户,不学“坏”有时就过不了关。

  在外地“放养”的业务员,多数都是被“以老带新”教出来的,师傅是什么样,徒弟就学什么样。尽管或多或少可以学到一些做市场的技巧,但层次始终无法提高。

  而且,由于长期偏安于某一区域,对全国市场、对行业走势缺乏判断,对新知识、新方法缺少了解,来来去去都是那“三板斧”,对业绩增长慢慢变得束手无策。

  多少年下来,业务人员就成了“被耽误的一代”。他们在黑暗中自我摸索,并为此苦恼,究竟能在工作中学到什么?个人的前途和出路在哪里?

  “放养”之害:业务员价值混淆

  造成上述诸多困惑的原因,就在于对业务人员的价值缺乏系统了解。

  业务人员日常工作看起来千头万绪,实际上无非是三个方面。

  初级价值:“服务员”工作。

  工作重点是服务,包括宣讲厂家产品与政策,为渠道报销促销、装修等各种费用,协调物流提货、协助售后服务、收集市场信息等。

  中级价值:“管理员”工作。

  工作重点是管理,包括终端招商、建设渠道网络;防止窜货,执行公司管理规定;处理代理商纠纷,鼓舞渠道士气;监督费用投入,落实公司奖罚政策等。

  高级价值:“教练员”工作。

  工作重点是创新与指导,包括促销活动方法上的创新、渠道建设方式上的创新、市场管理内容上的创新等。

  实际上,这三类工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越往后价值越大。

  但当业务人员处于被“放养”状态时,每个人都各有一块领地,自地自耕,这三类工作常常集于一身。“服务、管理、指导”一个都不能少,渠道中“吃喝拉撒”的事都要管,导致工作重点不突出,明显缺乏主攻方向。

  干的事不擅长,擅长的事没时间干。

  抽样调查表明,一名在市场上本应体现高级价值的大区经理,其60%的工作时间都被消耗在基础的服务型工作中,超过30%的时间被日常管理占据,只有不到10%的时间能用于考虑市场创新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初入企业、还不了解市场的“新兵蛋子”,服务还没做好就参与到市场管理之中,导致越管越乱;而那些只会日常管理、不能实战创新的“老兵油子”,却到市场上指手画脚,充当了渠道的一线教练员,领导越是瞎指挥,群众越是多绕弯。

  于是,基本上所有人都处于低产出、甚至是负产出状态。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或许并不鲜见。

  在中国营销的传统式管理中,企业把上述三类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加区分,一骨脑儿地压在所有业务员身上,对业务人员的“混合使用”,导致市场产出效率低下。

  这种“块块化”的列土封疆模式,使人人都当官、个个干不好。

  给业务员强加全方位职责的后果,是企业、管理干部、业务人员三方都尝到了效率低下的苦果。

  高效使用业务员:学会“三级分类原则”

  与“块块化”组织模式相应的是“条条化”管理。

  简单讲,就是对业务人员各取所长,形成专业化分工,提高总体效率。

  根据业务人员价值,可以划分由低到高三种级别,在使用上应采用“三级分类原则”。

  初级业务员(牛型):主要干服务。

  对业务员个人能力要求不高,关键看其工作态度。服务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是那种勤勤肯肯的“老黄牛”型业务员。

  中级业务员(鱼型):主要干管理。

  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关键看其工作经验。管理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多年实战,协调能力强,是那种在市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业务员。

  高级业务员(鹰型):主要做创新、指导。

  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关键看其创新能力。指导性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前两个阶段磨练,是举一反三、能文能武的人。目光敏锐能够发现问题、积极行动能够解决问题。

  使用业务员的目的,就是让鹰去飞翔,而不是去耕地;让鱼去游泳,而不是硬要飞翔;让牛去耕地,防止它跑去游泳。

  具体方法上,就是建立“条条化”的专项管理。使工作得到集中化处理,使个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这首先必须打破“块块化”的大区旧有模式。“块块化”按区域,“条条化”则按职能。业务人员全部由营销部门统一使用,不再分区域,而是依据其特长,形成“促销组”、“管理组”、“服务组”、“招商组”等各战斗分队。

  原有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管理组”与“服务组”承担,新兴渠道或样板市场则由“招商组”和“促销组”等进行攻坚。

  抽样调查表明,一名在市场上本应体现高级价值的大区经理,其60%的工作时间都被消耗在基础的服务型工作中,超过30%的时间被日常管理占据,只有不到10%的时间能用于考虑市场创新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初入企业、还不了解市场的“新兵蛋子”,服务还没做好就参与到市场管理之中,导致越管越乱;而那些只会日常管理、不能实战创新的“老兵油子”,却到市场上指手画脚,充当了渠道的一线教练员,领导越是瞎指挥,群众越是多绕弯。

  于是,基本上所有人都处于低产出、甚至是负产出状态。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或许并不鲜见。

  在中国营销的传统式管理中,企业把上述三类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加区分,一骨脑儿地压在所有业务员身上,对业务人员的“混合使用”,导致市场产出效率低下。

  这种“块块化”的列土封疆模式,使人人都当官、个个干不好。

  给业务员强加全方位职责的后果,是企业、管理干部、业务人员三方都尝到了效率低下的苦果。

  高效使用业务员:学会“三级分类原则”

  与“块块化”组织模式相应的是“条条化”管理。

  简单讲,就是对业务人员各取所长,形成专业化分工,提高总体效率。

  根据业务人员价值,可以划分由低到高三种级别,在使用上应采用“三级分类原则”。

  初级业务员(牛型):主要干服务。

  对业务员个人能力要求不高,关键看其工作态度。服务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是那种勤勤肯肯的“老黄牛”型业务员。

  中级业务员(鱼型):主要干管理。

  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关键看其工作经验。管理类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多年实战,协调能力强,是那种在市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业务员。

  高级业务员(鹰型):主要做创新、指导。

  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关键看其创新能力。指导性工作做得好的,大多经过前两个阶段磨练,是举一反三、能文能武的人。目光敏锐能够发现问题、积极行动能够解决问题。

  使用业务员的目的,就是让鹰去飞翔,而不是去耕地;让鱼去游泳,而不是硬要飞翔;让牛去耕地,防止它跑去游泳。

  具体方法上,就是建立“条条化”的专项管理。使工作得到集中化处理,使个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这首先必须打破“块块化”的大区旧有模式。“块块化”按区域,“条条化”则按职能。业务人员全部由营销部门统一使用,不再分区域,而是依据其特长,形成“促销组”、“管理组”、“服务组”、“招商组”等各战斗分队。

  原有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管理组”与“服务组”承担,新兴渠道或样板市场则由“招商组”和“促销组”等进行攻坚。

  【案例】某环保产品企业,一直是行业中强势品牌。当人员集中使用、费用集中使用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他们把近1000万的广告费用分成7大区域投放,市场干部各管一片。结果分别受到不同竞争对手和当地企业的反击,不但新市场没能开拓,连原有的重点市场也丢弃了,各区域销售均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3.管理基础不足。

  实行“块块化”管理,还要求企业必须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把人、财、物各项权力下放到区域市场,企业风险产生乘数效应。不论怎样严格抽查,靠事后发现管理漏洞是不行的,如果缺少事先防范,企业倾覆可能只在一瞬间。

  【案例】某保健品企业,当销售大幅增长时为抢占市场,一个月内在全国设立了20多家分公司。虽然业绩攀升到了10个亿,但全年下来企业净利润竟只有几百万。公司马上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全国巡查后发现,不少分公司都有吃广告回扣、坐收坐支、盗卖产品的现象。虽然事后健全了财务制度,对违规者进行了处理,但企业后继乏力,从此一蹶不振。

  4.渠道数量不足。

  “块块化”管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区域的工作量足够大,业务人员不会“被迫轻闲”。

  在企业市场初创时期,渠道建设工作尚未完成。这时候市场上的主要工作是招商,而非管理与服务。如果把业务人员按区域划分下去,那么招商的工作形不成合力,渠道数量过少,管理与服务根本无从谈起。

  【案例】某企业,刚刚组建营销中心就把业务员全部“放养”出去。每个重点地级市场都派一个人,期望他们自己招商、自行管理。结果有的业务员招商能力很差,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索性躲在一旁享清闲;而招商能力强的人,招到了商自己又管不过来,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全年销量始终少得可怜。

  总体而言,实行“块块化”管理,是有诸多前提条件的。

  有些企业对营销工作缺乏概念,先是拼命招人,以为人多了业绩就一定会上去,这是第一个错误;

  招到了人又不会管理,把业务员“放养”到各区域去,最少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第二个错误;

  以为业务员会自己找活儿干、自己出业绩,而不知道能力不足、资源不足时业务员会放弃努力,这是第三个错误。

  让所有人都摸石头过河,其实是管理者能力不足的标志。靠业务人员自我提高,企业发展耽误不起。

  不培养成熟,不下放市场,这应是业务员使用的基本准则。管理业务员的最高层次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而如何变其短为长,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思路。

 

 

 

  

责任编辑:abler01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最新信息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每日金句:不必畏惧前路艰险,坦途只给勇敢行路的人准备
    ·沟通的“黄金公式”
    ·自我感觉特别好的面试,为什么往往没下文了?
    ·一个人长期稳定发财的真相:就这2点
    ·电话请假公司不批,员工自行休假算旷工吗?
    ·职场上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
    ·HR的方向怎么选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1w,有人月薪10w,差在哪里?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