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谓之道!事为阳,人为阴。无人,不足以成事;无事,不足以锻人!
有人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阴气”太盛。一曰:虑人太多,虑事太少,谓之阳气轻;二曰:失重、失衡!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之境界:应阴阳均衡和谐,人与事之间,应重衡相当、阴阳相宜!
这种至高至上之境界,既要五个方面的均衡,又要五个均衡的同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均衡
一、单点的均衡——人岗相宜、人岗匹配
人与岗位之间的相应、匹配、均衡,既包括人之能力、动力、心智、绩效的表现与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动力、心智、绩效相一致,又包括根据岗位、绩效等而给予的回报与在岗人员所要求的回报之间相一致。
这种均衡,是个人与其岗位之间相互匹配,是个人的能力、动力、目标、心智、绩效及个人要求的回报,与岗位对人的能力、动力、目标与绩效、心智及岗位带给个人的好处,二者相一致。这种一致和均衡,是组织中最小单元上的均衡,这种均衡,是点的均衡。
这种均衡通过组织的招聘选拔程序得以实现。招聘选拔程序中,对人的认识与对岗位的认识越深刻,这种匹配性越好。
二、线面的均衡——岗位体系与人才队伍相宜、匹配
岗位体系与人才队伍之间的匹配、相应。包括岗位体系中的岗位结构、所需编制、所需的理念文化与人才队伍之数量、结构、价值观之间的相一致。这种相宜,是组织中的相对静态体系层面的均衡,是一种线面的均衡。
这种均衡通过组织的岗位体系管理与人才队伍管理得以实现。在岗位体系管理和人才队伍管理中,对岗位体系的认识与对人才队伍的认识越系统、越全面、越深刻,这种匹配性越好。
三、动态的均衡——动态的岗位体系与动态的人才队伍之相宜、匹配
动态的岗位体系反映组织的发展,动态的人才队伍反映人才的发展。动态的岗位体系为人才队伍的发展提供舞台;人才队伍的发展为动态的岗位体系提供资源。二者之间在动态中进行结构上、质量上、数量上、理念文化上的匹配、相宜。
二者之间的相宜是组织发展与人才发展相互均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动态均衡。
这种动态的均衡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计划与实施得以实现。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对组织发展、人才发展规律、趋势等的认识越前瞻、越全面、越深透,这种匹配性越好。
四、微妙的均衡——人员状态与场景任务之间的相宜、均衡
是一种在岗人员所做具体事情的当时场景下的均衡。这种场景下的均衡,是具体事情的安排与要求(包括能力、动力、意识、心态、心智、心境),与当时人员的安排、人员的能力、动力、意识、心态、心智、心境相一致。
这种一致性或这种相宜,是在岗人员与其上级之间的协调中得以实现。这种均衡,就是一种微妙均衡。这种均衡的实现,是通过各级管理者的领导力实践而得以实现。在领导力实践中,整个公司管理队伍的领导力水平越高,这种微妙均衡做的越好。
五、战略的均衡——岗位体系与战略、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之间的相宜、均衡
组织架构、岗位或岗位体系,能充分承载组织战略、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所要求的各种事情和功能,并随之而动态调整适应、均衡。
这种均衡,是分工与责任框架体系,与组织战略、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的一种相宜、均衡。这种均衡,包括动态层面的、体系层面的均衡。
这种均衡的获得,是在岗位体系构建与完善中,如何与组织战略、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流程运营等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对组织战略、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流程运营、企业文化等认识的越渗透,这种均衡性、匹配性越好。
五大均衡的协调一体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这五大均衡的协调同一性非常关键。每个均衡做的不够好,就会导致整体相应层面均衡的破坏甚至引起连锁反应;均衡之间的连结如果不够好,则会导致孤立,而最终对组织目标造成侵蚀和破坏。
从战略的均衡、动态的均衡,到线面的均衡、单点的均衡,最后到微妙均衡,形成了一个均衡循环,如《金刚经》中的“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这种协调同一性的提升,需要“无上”、“甚深”、“微妙”之间的无缝衔接。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至高至上之境是:从战略的均衡、动态的均衡,到线面的均衡、单点的均衡,最后到微妙均衡,形成“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如同《金刚经》的浑然天成。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