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无疑是2015的年度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会期间大学生创业也是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面对不断刷新的就业数字,教育部、教委及高校持续释放创业利好。然而现实情况中,创业依然是少数大学生的选择,休学创业也面临多重障碍:家人反对、后续保障不明确、高校学分制度、融资困难。面对现实,不少学生放弃休学创业,转投创业型企业,希望与已经孵化出来的企业共同成长。
□探因
难点1:担心休学后不能正常毕业
有不少学生表示,休学创业对自己吸引力并不大,因为一旦休学,就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毕业。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要求在校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学分方可毕业。并且,各高校还规定了每个学期学生必须选择多少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所以,学生一旦休学,就可能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学分,从而影响正常毕业。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林方介绍,北语今年有三个创业项目可以送去清华科技园孵化,其中包括一位蒙古族学生卖内蒙古特色奶茶的创业项目。这位蒙古族学生正考虑是否休学创业,“家长的工作已经做通了,但是学生本人还在犹豫。”林方说,这名同学就读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有一个可以去英国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期一年,该同学正在创业和学业之间犹豫不定。
难点2:担心创业失败无法交代
许多学生认为,创业和学业并不矛盾。在他们看来,创业是讲求机会和资源导向的,因创业而盲目休学,很不理智。如果最后失败,可能既丧失了读书的宝贵时光,也无法给家人和自己一个交代。
去年,北京农学院大三学生谢云浩、姬向东等七名同学共同参与的“林下养鹅创业项目”团队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之星”称号。该团队是2014年5月获得北京农学院创业资助并入驻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的17支团队之一。该创业项目旨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绿化林地经济价值,提高普通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优质绿色安全鹅产品。
谢云浩坦言,“即使当了养殖公司的老板,也不想休学。我和家人都希望学成后能有稳定职业。这一年盈利10万,都是我们抽空来打点公司的”。
难点3:家庭压力大父母反对
还有受访的年轻创业者表示,创业之初泼冷水最多的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家人、朋友。父母认为自家孩子好好学习才是正道,所以,真的想创业还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在不少大学生的眼里,创业看似光鲜,实际上多受团队、技术、资金、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在校创业的产品和项目,还达不到跟市场竞争的水准。选择了创业,大学生就不得不投入巨大精力和时间,甚至不惜放弃专业学习。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极可能创业失败的风险和压力。
记者还了解到,很多高校设立了创业班级、创业必修课等,但课堂理论和工作所需并不完全匹配。此外,很多在校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模糊,也不太重视培养职业素养,到了大三大四,学生们都忙着考研或者出国,创业课程都被当作是“纸上谈兵”,不少学生无暇顾及。
难点4:后续政策优惠不明朗
虽然教育部鼓励休学创业,但是对于不少大学生而言,仍然有后续政策优惠不明朗的顾虑。
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王方圆就有休学的计划。他的团队已经在2014年注册了云南景维商务有限公司,主要面向城市儿童家庭教育市场,做家庭教育沙龙、体验式工作坊等。王方圆说,一开始父母也不是很同意,因为他最初的专业电子工程及自动化是华北电力大学的王牌专业,毕业后就业形势很好。
王方圆说,教育部允许休学创业的政策给大学生创业失败留了一条后路。但自己团队的成员目前都没有休学计划。因为学校还不知道教育部对于休学创业学生的具体实施细则,比如休学之后怎么处理,继续学业后毕业能否按照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对于创业的场地、工商免税究竟如何实现等。
□政策利好
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699万、727万、749万,由于高校的扩招,三年来,每到毕业季,不断攀升的毕业生总数都让大学生和家长捏紧一把汗。如何能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突围,成了关乎千万个家庭的重点事件。为了帮助大学生们“好就业”和“就好业”,教育部和各高校接连释放政策“利好”,帮助大学生打破就业政策瓶颈。
为了消除有创业梦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教育部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去年底教育部发布通知,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作为配套政策,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还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
今年,教育部又公布了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表示将力争在4年内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给予创业大学生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大学生创业难在哪儿?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一切从零开始。为了着力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急需的资金和场地问题,北京市教委也推出了多项“利好”新政。
资金方面,市教委去年专门增加了“促进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工作。通过面向北京高校在校生及毕业两年内创业的大学生开展“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评选,共评选出103个优秀创业团队,其中24个市场前景好的团队获得20万元经费支持,其余79个优秀创业团队获得10万元经费支持。
场地方面,市教委与房山区政府共同建设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这是北京市首个市级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及孵化基地,园区总面积10000平米,其中5000平米为创业办公场地。共建协议签订后,北京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的毕业生创办的初创企业,均可入驻创业园进行创业,创业园两年内免收场地费用,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场地问题,减少创业成本。此外,“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可优先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两年内享受40-8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地。
针对大学生创业如何孵化落地,配套服务怎么保证的问题,3月19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北京高校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表示将着力建设“一街三园”,构建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所谓“一街三园”,一是市教委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共同建设“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建立“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融资、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在中关村、良乡及沙河高教园区等地分别建设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
开设创新创业学分课程
有了场地、资金以及孵化体系,创业的土壤基本形成。不过,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创业仍然遥不可及,因为他们从未想过要创业,也不知道该怎么创业。于是,高校的创业教育就成了整个创业新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计划,首先,课程方面,高校将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其次,师资方面,将建立一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职业发展与指导咨询服务的师资队伍,并将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并落实相应待遇。再次,教材方面,将结合北京实际,整合编写一系列适合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所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通识教材,并鼓励各高校根据学生情况编写适合的校本教材。
□高校反馈
极少数大学生为创业而休学
有了政策利好,怀揣创业梦的学生们是否就会真的为了创业而休学?记者从多所高校了解到,虽然不少大学生创业者认同政策环境的利好,但是真正为了创业而选择暂时休学放弃学业的学生非常少。许多父母认为自家孩子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因此反对者居多。并且,许多学生对于放弃学业还是存有顾虑,担心后续的配套方案无法保证。
记者从北京多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获悉,暂时没有收到学生提出的休学申请。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介绍,从去年底教育部公布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这一规定后,很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前来咨询创业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目前还没有接到学生因创业而休学的申请。史贞军分析,可能因为政策发布不久,许多学生还在观望。
另外,有些学生即便开始了创业,也不愿意去办休学手续。比如刚从北理工计算机系毕业一年的小赵,就是一个创业者。大三时,小赵和几个外校同学共同出资注册了公司,主营业务是娱乐营销。现在小赵的公司已经有30多人,去年已经有了约2000万元的营业额。小赵说,其实从大二开始自己基本就放弃了专业学习,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办理休学。他说,一方面是家里不同意,另外自己也希望创业不耽误学业。虽然最终只拿到毕业证,但他也不遗憾。
近年来天津、江苏等地已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但据了解,一方面,一些人确实担心大学生休学创业成功率不高,反而错过最好的学习时机;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也不支持孩子休学创业。有家长表示,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虽然可能有些人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但总体成功率非常有限,创业反而会耽误学业。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林方认为,面对近些
年来最好的创业时机,国家应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这样既通过保留学生学籍减轻家长担心,又可以给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机会。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与发展中心主任张其光称,鼓励大学生创业,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土壤。“创业人数并不是检验高校创业情况的指标,即使不创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需要首创精神”。张其光介绍,2014年,清华有55人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新媒体和文化创意领域。此外,还有很多有创业理想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创业,或加入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型企业追逐梦想。
□现状
高校学生青睐创业型企业
不直接休学创业,选择与创业型企业一同成长,成了不少大学生“曲线救国”的选择。在3月19日举办的清华大学年度最大规模招聘会上,十几家创业型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华兴农业、切糕王子等前来招聘,吸引了许多大学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这些创业型企业的规模不大,但是都舍得花大价钱吸引技术人才。“储备经理年薪20万至50万”“管理培训生月薪1万起”……还有的企业给出“期权激励”,向毕业生许以美好的未来,“阿里巴巴上市后,持股员工都有很大的收益,期权诱惑确实不小。”一名软件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说。
曾经为灾区捐赠1万斤切糕而登上《新闻联播》的“切糕王子”阿迪力也在现场开设了招聘展台。阿迪力是新疆喀什人,2010年考入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12月,读大三的他和同学一起在淘宝网上卖切糕(玛仁糖),目前的销售位居淘宝网同类产品第一名。他打算聘请一批专业的人员扩大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阿迪力说,去年半年时间,他们的营业额就已达2000多万元。他们已有员工120人,刚完成第二次融资。此次他们想招10个岗位,包括平面设计运营主管、推广专员、文案等,工作地点都在长沙。记者看到,洽谈会当天,他们共收到11份简历,也有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其中一位还是留学生。
关于新员工的待遇,阿迪力说,实习期是月薪2200元加上提成,转正后是月薪3500元加上提成,“这个薪水在长沙已经明显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阿迪力说,他也知道这个薪水对于北大、清华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所以跟合伙人商量后,他们决定新员工如果表现优异,可以给予公司期权。
□调查
90后对休学创业兴趣不大
近日,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发起了一项2015年大学生创业态度调查,调查显示,56.3%的“90后”表示愿意在大学上学期间进行创业尝试,而没有任何创业意愿的“90后”则占比为43.7%。虽然“90后”们看似对创业跃跃欲试,教育部也提出了更优厚的条件。不过,大学生对休学创业似乎还并没有特别高的兴趣。92.8%的“90后”称不会休学创业,愿意休学创业的“90后”仅占7.2%。
调查显示,50.3%的“90后”大学生创业动机是希望发家致富;41.8%的“90后”称创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创新、尝试新东西和新事物;6.7%的“90后”称创业是为积累实践经验,即使创业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另有1.2%的大学生表示会因为创业很时髦、追着风潮去尝试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90后”创业成功率普遍不高。来自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六年来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160个创业团队,其中只有62家企业目前仍在运营,其余的近百个创业项目都已“夭折”。据了解,创业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团队领军人物缺乏创新能力、太过木讷。
对于大学生最倾向创业的领域,35.7%的“90后”希望是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占最大比例;30.1%的人倾向在餐饮行业创业;10.2%的人对教育培训领域有创业倾向。
□创业故事 清华MBA投身“爱餐桌”
清华经管学院MBA张璨今年即将毕业。与其他需要就业的同学相比,她是幸运的,因为作为联合创始人,她的公司北京嘉瑶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于去年4月份注册成立,到去年11月份,就拿到了梅花成长基金500万的天使投资。张璨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半成品食材帮助用户实现家庭餐桌90%的烹饪准备,通过网站接受预订,用户网上订购,物流配送到家,15分钟即可烹饪出大厨味道。
“大城市的上班族一般都很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自己做饭,因为做饭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买菜、洗菜、切菜等,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老出去吃又不太健康。”张璨介绍,整个团队创业的初衷就是满足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漂”着的上班族,能够在日常享受积极健康的饮食产品。
张璨本科毕业后在一家高端餐饮企业做了将近6年,从管理培训生一路成长做到市场品牌中心管理者,对于餐饮企业的运作流程、人员配备、中央厨房运作都非常熟悉。不过,传统的餐饮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无法适应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于是,她和两位MBA同学一起,成立了现在的公司。
虽然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创业,毕竟投身的是食品行业,因此食品安全就成了创业最重要的一环。如何保证食材新鲜、安全?联合创始人张璨介绍,从食材进入开始就抽样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保证源头进入阶段的食品安全,然后在中央厨房利用大机器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出品实现100%抽真空,进入分拣中心进行分拣和包装,最终冷链配送入户,用户网上订购即可。
目前,公司已经有近40人,在初创企业中已经算大规模了。其公司办公场地在SOHO现代城,团队的核心成员有三位,其他两位一个是水木清华BBS的站长胡晓映,负责生产、IT和运营,一个是人民大学金融的本科和硕士唐林成,主要承担CFO的角色。
为了公司的运营,胡晓映去年就从清华经管学院辍学。张璨介绍说,因为做互联网食品行业实在是太难了,从农田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一点问题,每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天,团队的成员们都要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也是家常便饭。
谈及创业的困难,张璨十分感慨,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很困难,比如整体供应链系统的建立、食品安全的保证等。除了风险大,成本也是巨大难题,比如包装、配送、物流等成本,无法让消费者买单,只能通过其他的合作分摊成本,最大化满足用户体验。在政策扶持上,张璨目前也正在积极洽谈中,投资方吴世春和背后的梅花成长基金也在各个方面大力扶持,自己的公司也被列入了政府的孵化企业。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多的扶持。
从去年11月正式运营开始,“爱餐桌”陆续推出了毛血旺、情人节牛排套餐等产品,广受好评。张璨说,最火的时候共接了500单/日。目前,公司正在全面升级和优化,希望更好地满足大家日常生活的需求。近期,中央厨房标准化熬制4小时,并且经过专业营养师和大厨共同打造的汤品系列和爱餐桌周菜谱也在陆续上线。
□专家建议 校内外合力促进学生创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之所以休学创业的话题一直被争议,是因为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弹性学制,即完全学分制。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提出实行完全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制的概念,学生修完学分即可毕业,既可缩短年限,也可延长年限。可在实际办学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对学生实行了传统的学年制管理,即所谓的“学年学分制”。学校的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比例很低,使所有学生的课程大同小异;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就业服务没有进行调整,因此,学生的求学也就只能按部就班。
如果切实实行弹性学制,休学创业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学生可自主选时(确定上学时间)、选科(选择学习科目)、选课(选择课程)、选师(选择老师)。如果想在求学中途做其他事,包括打工挣钱、修学旅行等,完全可自主调整。
熊丙奇说,多年来,教育部门一直要求高校重视创业教育,但在实际学校教育中,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都是噱头,大多只是进行一两次大型讲座,鼓励学生有创业梦想,或宣讲国家激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有的学校开设了创业学院、创业专业或创业必修课,可是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创业的理论知识,教育形式也基本停留在知识灌输的层面上。
因此,熊丙奇认为,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仅是创业教育的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系统的共同性问题。不致力于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却指望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很难有效果的。“要知道,创业对学生的要求远比就业高,学生就业都找不到工作,怎么指望他们能自主创业?这样的自主创业会成功吗?”
对于休学创业这一政策,熊丙奇建议,应建立全方位的创业支持体系,整合师资、经费和课程供给,包括咨询服务,并构建与外界的常态交流平台,收集、分析校园内的项目。“从创意到项目再到市场,从专业到能力再到就业创业,其实还需中转和孵化的环节,校内和校外多方合力完成,各个环节的衔接很重要。”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