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专长,如何更好地培养并发挥专长
2024-08-23 17:59: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abler摘编 浏览46次
现代社会是基于分工构成的系统,分工让一部分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专长。用人所长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思想。
那么,什么是专业的人,什么人是专家,成为专家要掌握哪些知识,外行能否领导专家?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到“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中去。通过反思知识是什么,才能反思专长,破解我们对专业知识与特长的错误认识。
一、意会知识
波兰尼认为,人类知识有两种,一种是言传知识,一种是意会知识。前一种是通常被我们描述为知识的东西,尤其是书面知识,后一种知识属于未被精确化的知识,“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所知大于所言。”[1]
比如,新手学骑自行车,即便掌握了再多与自行车的工作原理有关的物理知识,即便知道了骑自行车的要领,新手还是不会骑自行车的。只有当这个新手确实经过了两手手握着车把,两脚踩着车轮慢慢往前骑……这样一系列行动之后,才能说某个行动者确实“会骑自行车”了。[2]
骑自行车的知识属于典型的意会知识。随着知识的发展,存量的言传知识形式越来越复杂,需要理解和沟通对话的知识学习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意会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二、文化型知识
波兰尼从静态视角反思知识的内涵,柯林斯则围绕意会知识进一步从动态入手,从“明确的-意会的”“个人的-共同体的”两个分支,把人类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图1),进一步反思专家的知识与能力。
图1 科林斯定义的四种知识类型
第一类符号型知识。可以用符号表示,且可以直接转移的知识,在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转移的过程中不会有意义丧失或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第二类经验型知识。个体通过实践掌握的知识,蕴含于个体的身体之中,如运动员的技能。由于身体条件等的差异,这种知识也因人而异。
第三类观念型知识。储存于大脑中的知识,需要用思维去认知。同样地,由于人身体条件、大脑功能等的差异,导致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
第四类文化型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的知识,需要用文化去认知。如语言,人类都会说话,其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行为。
互动型专长
对于图1中的第四类文化型知识而言,是一个动态掌握默会知识的过程。1972年,科林斯在走访了五个北美的光学实验室之后,开始在英国的一个光学实验室里具体地参与了物理学家哈里森(Bob Hanison)建造激光器的整个过程。柯林斯观察到,哈里森根据同样的物理学原理和实验操作规则,却无法同样成功地制作出能发光的激光器时,他深深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似乎是无形的。
第一,没有一位科学家仅凭出版物或其他书面资料中的知识与原理,就能成功地建造出一台激光器;第二,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是从没有亲身体验的“中间人”那里获得信息来成功地建造出激光器的;第三,即使信息提供者已经成功地建造出一台激光器,知识也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自由流动,但如果初学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没有长期的联系,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科学实验中,科学家投入科研的能力必不可少, 但仅仅有可贡献型专长并不能实现成功的实验复 制。科林斯由此提出了两种专长概念:可贡献型专长与互动型专长
可贡献型专场是具体完成某件事的能力,必须在实际科学活动中亲身参与,后者是个人交往、亲身接触所传递的默会知识。
“文化适应” ,即沉浸在拥有该知识的社会群体中,利用社会互动(主要是语言活动)可以造就互动型专家。在科学研究的产学研推广中离不开互动型专长的社会交往,同样的道理,外行如果领导内行,也需要习得“互动型”专长,才可能展开真正的对话。
责任编辑:abler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