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梁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终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旅游、医疗和超市连锁三大主业,年营业额均接近10亿元。
2003年,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董事长宋江拍板决定向房地产领域进军。但是在挑选总经理人选的时候却大费周折。后来时年45岁的卢俊义进入了董事会的视野。卢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在政府的建筑主管机构担任过要职,后来被一家比较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请去做总经理,开发过一些很有影响力的项目,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于是柴进、吴用、宋江分别进攻,盛情和真诚以及开出的条件终于打动了卢俊义——出任水梁集团副总裁兼水梁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薪水比自己原来的百万年薪高了一倍,当然也比水梁集团的其他同级别的老总高3~4倍。
卢俊义于2004年6月初加盟,积极开展工作,公司前景一片看好,宋江和吴用对自己的眼光极为自得。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4年8月,国务院颁布“8.31”土地大限政策;紧接着,于10月29日,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2005年3月17日,央行再次加息,加息范围只限于商品房按揭贷款,并同时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005年3月30日,国务院出台“国八条”。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将水梁集团的房地产业务逼上了绝路。
其实卢俊义自从“8.31”大限和国八条出台前后,政府官员出身的他就嗅到了宏观调控的利害,是进是退左右为难:“退,刚刚上任,辜负了水梁集团宋江等的期望;进,实在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董事长宋江此时也在两难之中。请来卢俊义可谓是不容易:一是直接进了班子就做副总裁,其他元老重臣兄弟颇有微词;二是200万元的年薪,直接打破了原来的薪酬体系。另外,水梁房地产公司内部也由于迟迟不能出业绩,而人心浮动,颇有怨言。宋江想:直接辞退卢俊义,显得自己不仁不义;若不辞退,维持现状确实也有很多矛盾,对公司发展不利。
尴尬之中的宋江与卢俊义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智多星吴用,希望得到吴的帮助。而此时的智多星正在《中外管理》杂志社专家团中间,为解决这个问题寻找良策。对重金聘请的企业高管,因客观环境突然变化导致既定战略无法实施,企业该如何办?怎样才能安置好空降来的职业经理人,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一席长谈之后,吴用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份尴尬谁来承担?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
吴成袱:水梁集团应该如何对待卢俊义,还是一个后续的问题。需要先解决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目前企业与卢个人都出现了两难的境况,必须先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
水梁集团是相关性很强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就是围绕水泊梁山开展起来的。董事会是受房地产高额利润的诱惑才进入房地产产业,所以必须从企业最初的战略布局上考虑卢俊义的问题。当年制定房地产开发战略时,是否考虑得足够成熟?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未来的产品方向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目前来看,正是因为这种战略思考的缺失,才出现了人才引进方面的误区。
实际上这是很多民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于是引入的人才永远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合适的。这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教训,各大跨国企业的高管中管,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的民营企业。
王京生:“8.31”大限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中小企业房地产商的确像案例讲的宣判了死刑,尤其像水梁房地产集团还没有自己真正的开发项目,再走下去的话前途是渺茫的。所以,我觉得水梁集团必须适应形势变化,适时的调整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房地产公司的业务收缩一定会涉及到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引进卢俊义及其陆续调入的中层和技术骨干,这是在当时想把房地产盘子做大时的人力资源计划。现在形势变了,尽管引进的卢俊义和新组建的团队都是优秀的,都是尽职敬业的,但是必须忍痛割爱,坚定、慎重、稳妥地做出调整。我觉得在这里面应该有这么一句话,“企业发展不能顶风逆势硬头干,人员调整不能重情好面菩萨心”,企业战略要顺应潮流、顺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宁明:从水梁集团的业务结构来看,旅游业从这个产业链前端到后端全做了,应该说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企业是大企业了,但也仅仅是在某一个领域内。这其中存在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目前水梁集团这些人的水平能把一个行业里一段做好就很不错了,这就是最简单最适合的公司战略。但董事会又时时刻刻面临各种诱惑,就像婚姻一样,结婚的一霎那,即便有苏杭美女千千万,也只能娶一个了。很明显,董事会没能拒绝房地产的诱惑,轻易涉足,找来了卢俊义和一大批新人。但是现在形势的变化,放弃房地产是最可能的选择,那么就完全有必要根据战略的变化,调整人力资源。
卢俊义是去是留?
战略调整下的人力资源抉择
仝韫:企业挖一些高层和空降兵来的时候,是有目的的,不是把公司的钱拿出来请一个名人为公司赚门面,而是要为公司创造效益,说白了人才市场就是买进和卖出的过程。
卢俊义本身的职责是集团的副总和开发集团的总经理,我觉得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制定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向董事会提交一个现在的形势分析报告,同时与董事会的成员沟通好自己的职业诉求。在双方都明确对方目的的情况下,是否有继续合作的可能便非常明了了。
王京生: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用排除法,把不能用的道路封死,剩下的就是能走的,然后再从能走的道路中把损失最小、最容易走的道路挑出来。
对卢俊义的调整必须讲究策略,不能操之过急。第一,卢俊义是高薪聘请,如果武断辞退,企业损失惨重。第二,卢工作积极,称职尽心,形势变化错不在他。第三,卢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处理不当负面效应会很大。既然他是业内的高手,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毁人。否则,不仅“坏了宋江的名声”,也坏了企业的名声。
李业金:对于卢俊义这个水平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个人很清楚在这个企业里是不会有发展空间的,留与不留他自己心里都应有数。而且解聘一个高管,在董事会会有一个很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还是早一点离开对企业更好。
我们的企业需要检讨一下,为什么很多基本上在十年之内就死了?就完了?因为有很多感情的因素在里面。你重感情,成本就会很高。但在西方,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考虑问题只有一个视角,就是企业利益。在企业的角度,你今天要解雇他必须要解雇,没有太多的感情因素的。
赵琦:我觉得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注定就是弱势群体,只是比开出租车的体面一点,人家不穿西装,你们穿西装。站在宋江的角度上,用不用卢俊义更多考虑的是个人面子,最希望看到的解决办法是把卢开掉,又无损自己的面子。所以我觉得做到目前这种状态,卢俊义走已经是不能再逃避了,只是怎么样走的问题。
怎样送别“员外”最合算?
对失意高管的退出艺术
李保平:我可以提供我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我觉得可以把人力资源和企业资产放在一个资源重组的角度考虑。土地是资源,现金也是资源,固定资产也是资源,人员也是资源,这些资源需要达到最佳的配置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可以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谈:“卢兄,我们目前有了困难,经过战略分析主要是资金的问题,这个公司你付出了很多心血,咱们待遇换一个说法,不是200万年薪,我们就是100万,公司再给你多一点的股份。”这种方式实际上给企业和高管都留下了选择的余地。
王京生:我从驴拉磨上受到一个启发:驴拉磨本身是不自愿的,就把它的眼睛蒙上,用鞭子抽。当然这个比喻不见得恰当,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很多地方我觉得是一种艺术。首先讲明调整房地产集团和业务的决心,其次要充分肯定卢俊义的能力业绩,在这里面也表明公司一定对他妥善安排、负责到底。同时也妥善安排新组建房地产团队。第二点,积极为卢俊义寻找合适的岗位,包括集团外合适的岗位,可以利用猎头公司、网络或者其他的一些方式,向业内积极的推荐,把他介绍到有发展、有前途的单位去。
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绝对不是单向的,很优秀的人才如果暂时用不上,不要压制他,该走就走,因为人力资源也是有成本的,占用人力资源是一种浪费。在进行这些的同时对房地产公司进行改造,明确集团战略转变的想法。用前面拉,后面推,中间挤的方式,促使卢自己提出来辞职的要求。
李保平:企业家跟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比较感性,他不会理性地思考问题。他觉得这个人不想用了,如果好面子的,像宋江那样会坐下来说:“兄弟,咱们确实是比较困难了,你理解我吧,我也理解你,咱们好说好散,永远是朋友。”还有比较有手段一些的,觉得经理人工作怎么没进展他也不会解雇你,因为解雇你要赔钱。他就骂你,骂得你受不了,自己走人。
景素奇:只要找准了企业与个人的需求点,问题就好解决了。经理人考虑个人发展,水梁集团要求效益,所以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都要做到未雨绸缪。比如:咱们先签一个协议,先“一夜情”,双方都满意了,形势没有变化了,随后再“登记结婚”。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可以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形。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