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比香水还香的味道。”
陈楗洲:“甜蜜薰衣草闻着很清香,而且可以用作料理。薄荷有柠檬薄荷,菠萝薄荷,毛薄荷,还有泡茶喝的一般的薄荷。”
这是一次特别的暑期夏令营,这么多城里的孩子过来就是为了看这里独特的香草,义务担任解说员的是这个种植园的小主人,年仅六岁的陈楗洲。
陈建洲:“这两个都是彩色玉米,这是绿花宝。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啊?妈妈教我的。”
孩子的妈妈叫瞿嘉,仅仅四年时间,瞿嘉便建成了成都市品种最多的特野菜种植园。谁又能想到,这个种特野菜的妈妈,以前竟然是一个T型台上的模特呢?瞿嘉出生于重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放弃了高薪工作,毅然到成都做了一名模特。
朋友:“瞿嘉呢,她这个人,她挺有自己的个性的,然后她就是说想做什么了,马上说能够马上就实际行动,就去做。”
结婚之后,瞿嘉又与丈夫一起办了一家服装厂,开始自己设计服装。
瞿嘉:“做模特的时候好像很开心,那个时候做服装,能把自己希望的那个美,能够传达给其他的人。”
然而就在瞿嘉的服装生意蒸蒸日上得时候,她却又要改行了,这源于2001年小儿子患的一种怪病。
瞿嘉:“他到了那个第九天的时候吧,那个孩子你让他站着一松手,大人一松手,他一下就像水一样的瘫下去了。”
经多次会诊,医生确定孩子得的是一种少见的川崎病。这种病多见于城市,病重时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死亡。尽管医院对病因无法确定,但当时医生的一个怀疑却引起了瞿嘉的注意。
瞿嘉:“说这个病应该是说,食物呀,周围环境的污染,食品的不是特别健康吧。”
虽然儿子的病最后得到了治愈,但瞿嘉却从此患上了一个心病。为了给儿子一个没污染的环境,瞿嘉带着儿子去了丈夫的老家——大巴山区。在大巴山里,儿子的身体逐渐康复,瞿嘉也萌发了新的创业动机。
瞿嘉:“我当时和孩子一块儿采摘那些野菜的时候,我的感受就觉得那么干净,那么天然的那种环境吧,那些野菜没有受任何污染。我就想着怎么把它种上一些,让我回家之后,能经常吃这些,我就带了一大车。”
儿子彻底康复后,一家人重新回到成都,回程的车上装的不是行李而是满满的野菜。瞿嘉把带回的部分野菜扦插在自己服装厂的空地上,精心培育着。半年后,瞿嘉提出想在成都市郊租块地,大规模种野菜,丈夫立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丈夫陈杰:“坚决反对,因为我就是大巴山出来的,就感觉作农业好像出息不大。”
当时成都的野菜市场几乎一片空白,酒店用的野菜也多是从云南贵州一带空运过来,价格昂贵,瞿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尽管大家反对,她还是跑到成都市郊区物色了要租的土地,临签合同前,瞿嘉再次征求了丈夫的意见。
瞿嘉:“我记得是晚上吧,他睡觉之前的时候坐在床上就抽烟了,一直抽烟,抽烟。我说你想清楚,第二天要签土地租赁合同了,你觉得怎么样。想了两个多小时,抽烟,两个小时之后说,做!”
2002年年底,夫妻俩把做服装积攒下的近30万元全部拿出来,在锦江区潘家沟村租了11亩地作为野菜基地,并建了几间茅草屋,除了用来销售,还准备吸引游客过来观光就餐。从那时开始,做模特的瞿嘉第一次挽起裤腿下了地。
朋友陈洁:“刚开始我来看她的时候,她就像当地的一个村妇的打扮,然后那个衣服,裤子,反正都是穿半截的那种。”
因为已经有过小规模种植野菜的经验,瞿嘉逐渐了解野菜的习性,野菜抗病性强且不易生病生虫,管理起来非常方便。2003年春,瞿嘉种的第一批野葱、车前草、芝麻菜等野菜上市了,丈夫陈杰最先来到了成都市郊一家普通的菜市场。
陈杰:“他说你准备卖多少钱一斤?我说五块吧,最先开始打销路。他说你开玩笑吧。芹菜多少钱一斤?韭菜多少钱一斤?五毛钱一斤吧。”
价值五元的野菜在市场上五毛钱一斤都没人要,而自己的野菜饭馆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野菜。
瞿嘉:“没人买,那一次我盲目的下了几亩地的种子,那一批基本上没卖出去。”
把野菜放在菜市场卖,不仅没有卖出自己想象的价钱,反而不如一些大路货畅销,怎样把菜卖出去成了瞿嘉最头疼的问题。这时,她想起以前经常为成都一些高档餐厅做制服,而在那些餐厅里她曾见过一些野菜。于是,她将目光盯向了高档餐厅。
酒店总经理王东:“我原来进这些很稀奇的品种呢,我大部分是从云南或者广东来进,那么我就想成都附近有没有这么一个很好的原料的基地。她5元钱的东西卖给0.5元钱贱卖了,是因为她没找到需要这个东西的人,而我们本来就是需要这个东西的人。”
王东当场便与他们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从此瞿嘉便将自己的菜定位于中高档市场,与成都多家酒店建立了长期联系。在供应野菜的过程中,瞿嘉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瞿嘉:“那酒店对野菜的需求,同时它对特菜需求,需要特菜,外形比较漂亮的呀,还有就是说,上盘效果比较好的,色泽比较漂亮的,还有进口的蔬菜。”
特色蔬菜在西餐中用量较多,瞿嘉觉得这很有市场。但特色蔬菜不像山野菜那样可以自行扦插培育。2003年初秋,瞿嘉走遍了成都市大大小小的种子公司后,终于找到了中意的品种。没想到人家却不相信她会大量进购菜种。
瞿嘉:“我估计他就把我当作种着玩的吧,他卖给我,但是他就是一个很怀疑的眼神看看我,然后就说你买这个干吗。”
种子公司经理高延广:“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一个打扮入时的一个女人,对这些菜,就像城市里面的阔太太一样的。就问这些菜,我想你问这些做什么,她说,她想种,我说你种在哪儿,我说种在屋顶,还是花园里边。”
瞿嘉:“我当时没有什么判断,也不知道市场,也不知道这个种起来难不难。也不知道口感怎么样,只是觉得图片漂亮吧。”
一袋10克的特色蔬菜种子价位一般在30到50元,是普通蔬菜种子的几十倍。在高延广的建议下,瞿嘉先买少量回家试种,没想到种出来的第一批抱子甘蓝和樱桃萝卜,在饭店备受青睐。
酒店总经理王东:“当时我觉得她就拿了一个菜出来,这个菜我没见过,我说这叫什么菜,她说这叫抱子甘蓝,就很可爱的像小莲白一样的,很可爱的。”
丈夫陈杰:“前期是五块,到了春节卖到十块,那批菜总共三万块。”
极具观赏性的特色蔬菜更受酒店欢迎,瞿嘉趁势开发出了上百个品种的特菜。价钱上去了,还经常供不应求,现在,在瞿嘉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里经常可以看到过来订购特菜的人。
瞿嘉:“这个你要多少?”
客户:“八十斤吧,价位呢?”
瞿嘉:“平常我们都是七块。”
客户:“七块贵一点。”
瞿嘉:“那你保证每天一个量。”
客户:“每天20斤到30斤左右。”
瞿嘉:“每天是吧,那就给你五块。”
客户:“五块钱一斤,那就说定了五块。”
2005年6月,世界小姐模特大赛在成都召开,赛前有一个征集特色家庭的活动,世界小姐将在成都市内选出十个家庭拜访做客,瞿嘉觉得要扩大自己特野菜园的名气,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好机会。报名两天后瞿嘉就接到了入选通知,曾走过T型台的瞿嘉将以一个农庄女主人的身份接待世界小姐。
瞿嘉:“下车的时候我看了她一眼,我特别的心动,就想着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这么风风光光的,多么光彩。但是马上我就调整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我表现的是我这种美,我这种美就是成熟女性的那种事业有成,特别心里有这种目标,那种美。”
世界小姐的到来经成都市各媒体报道后,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此消费,同时夫妻俩经营的特菜事业也引起了锦江区政府的注意。
锦江区区长:“当时我们比较看好这个项目,请他们过去后能带动我们蔬菜种子的升级换代。”
2005年9月,成都市锦江区打造五朵金花,看中瞿嘉的特野菜种植园,想借用江家菜地的品牌把特野菜种子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邀请瞿嘉将基地转移到江家堰村。
瞿嘉:“在汽车开到这一块的时候,他远远地就指着说,你看见那个了吗,我一看,就是一个现代的大棚。她就指着那个,你看看,你觉得如果这个大棚交给你,你怎么做,你怎么设计。我看着我就特别心痒痒的。”
最终,瞿嘉搬到了这个4a景区,大量的游人给瞿嘉带来了丰富的客源,食客们对她形状各异的特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吃完后还要买回家自己种。
瞿嘉:“他说你这个卖给我,当时我心里想,怎么卖呀,这个你说它是菜呀,还是花呀,我就估了一个价,当时我看他那么欣赏,我就说,这个挺贵的,他说多少钱,我说28元,他说那好吧,他就买走了。”
顾客对漂亮的蔬菜瓜果更感兴趣,这再次激发了瞿嘉的灵感,她挑选出漂亮的奇特蔬菜做成盆栽,同时还开发了熏衣草、薄荷、迷迭香等芳香系列,小小的蔬菜盆景就这样卖出了比鲜花还要高的价钱。
瞿嘉“这个是碰碰香,也叫摸摸香。”
顾客:“多少钱?”
瞿嘉:“也是十块。”
顾客:“真香啊。”
记者:“怎么样这个?”
顾客:“不错不错。”
记者:“十块钱贵不贵?”
顾客:“可以接受。小孩子喜欢,刚才就跟我说了。”
顾客:“是有点贵。”
记者:“值得吗觉得?”
顾客:“怎么不值得,没见过嘛。”
如今,瞿嘉每年单靠出售特色蔬菜便能卖到五十万元,而她看中的并不只是经营上的收获。
瞿嘉:“做那个种植业,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幸福的,就是每天早上是一种希望,每天下午,散散步的时候,或者到田间去看一看是一种成果。那植物生长,特别是挂满了果子,或者一片一片绿油油的时候,那个时候心情特别的好。”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